小兒泌尿外科門診經常有“尿頻”的孩子來就診,少數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引起,多數則是一種稱之為“精神性尿頻”的情況。那麼,孩子為何會出現“精神性尿頻”?該如何應對?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學齡前兒童高發精神性尿頻又稱假性尿路感染、白天尿頻綜合徵或特異性日間尿頻,多見於2~12歲兒童, 尤其以學齡前兒童高發。
精神性尿頻主要表現為白天排尿次數增加,數分鐘至每小時1次,但每次尿量較少。睡眠後尿頻症狀消失。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等注意力集中時,症狀也可緩解。沒有尿痛、發熱、煩渴多飲等情況。一般尿常規和泌尿系統超聲檢查均正常。
心理因素和精神壓力是主要誘因精神性尿頻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多數研究認為社會心理因素和精神壓力是其主要誘因。
正常的排尿機制由複雜的神經反射通路控制,涉及到脊髓初級中樞及大腦高階中樞,隨著小兒的成長和發育,排尿控制才逐漸成熟,一般在3歲以後方可控制良好。當小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時, 對排尿的控制功能較弱, 在受到驚嚇、精神緊張以及其他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時就容易引起排尿功能失調。引起精神性尿頻的常見誘因如下:新入園或變更幼兒園, 陪伴親屬或保姆的更換,家庭成員患重病或去世、父母離異、家庭中弟妹的出生、以及學校的精神壓力問題(學習壓力大和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家長責罰)等。
此外,部分精神性尿頻患兒曾有大量飲用富含草酸的飲料或酸性果汁的習慣(如橙汁、蘋果汁、葡萄汁等),但尚不明確是否與精神性尿頻的發生有必然聯絡。
別擔心!多數可自發緩解多數精神性尿頻的症狀隨著兒童的成長髮育可自發緩解,所以家長不用過分緊張,也不需要特殊治療或干預。
有時會有反覆發作或持續數年的情況, 嚴重時干擾患兒日常生活並影響心理健康,對家長亦造成不少困擾和精神負擔。可以採取如下措施進行緩解:
1)首先家長應正確認識本病,不要過於緊張,以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
2)對於有一定的精神心理因素誘因的兒童,可以對其採取精神和情感支援,儘可能解除其精神心理壓力、減輕緊張焦慮情緒。
3)對於沒有明確精神心理誘因的兒童可以進行排尿訓練,讓其在有尿意時學習憋尿控制,從延遲排尿1~2分鐘開始逐漸能延長至30分鐘以上,儘可能延長儲尿時間, 使膀胱能正常舒張。
4)鼓勵父母對患兒增加關注和陪伴, 當患兒發生尿頻時可轉移其注意力, 而當患兒尿頻症狀出現改善時可給予適當鼓勵和獎勵。
5)飲食方面應減少攝入富含草酸的飲料、酸性果汁以及咖啡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