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歲女嬰長滿腎結石!這項兒童檢查被衛健委叫停7年,別再做了

由 問成風 釋出於 健康

作者:理理

來源:凱叔育兒

前兩天,同事一大早就憂心忡忡地說,帶1歲寶寶做了微量元素檢測,孩子缺鈣缺鐵又缺鋅,醫生給開了一堆營養粉。

我連忙勸慰她,只要孩子身體指標都正常,就沒必要擔心。

為什麼?


這項檢測7年前就被叫停

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現衛健委)就釋出通知,明確表態:

還特意強調:


孩子入園的時候,要做微量元素檢測;

體檢的時候,微量元素檢測也被打包進去;

打疫苗的時候,也會被建議做個微量元素檢測;

逛母嬰店的時候,更是會被店員極力推薦做個微量元素檢測。


記得我家大寶一歲時,帶他逛母嬰店,店員看了看我家孩子跟我說:

“你看你家寶寶頭髮稀少,肯定是因為缺鈣,不信你給他做個微量元素檢測試試,免費的。”

那時候還不懂這些,就聽了店員的話,他們給孩子手腕上戴個儀器,螢幕上就顯示出孩子缺鈣缺鋅還缺碘。

這可把老母親急壞了,連忙買了一堆營養品回去給孩子補。

後來諮詢了兒保醫生,她看了我和我老公一眼之後說:

“你倆頭髮都這麼少,孩子頭髮長這樣有啥奇怪的,再說孩子才多大點兒,以後還有翻盤的機會。”

店員這麼說,無非是想讓家長掏錢包而已。

檢測方式和結果,都不夠科學

為什麼衛健委不建議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呢?

首先,顧名思義,這個名字本身就有問題。

微量元素,指的是人體所必需但需求量很少,僅佔人體質0.01%~0.005%的元素,按照其作用分成三類。

看到沒?鈣和鎂根本不在微量元素之列,因為他們屬於常量元素。

既然都不包括鈣和鎂,那又憑什麼根據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評判孩子是不是缺鈣呢?


其次,我們來看微量元素的幾種檢測方式——

比如說鈣99.3%都在骨骼和牙齒裡,血液中的鈣不足1%,因此就算檢測結果數值偏低,也不能代表孩子就真的缺鈣。

至於母嬰店那種夾手指或者戴儀器,等個幾秒就可以知道孩子缺這缺那的檢測,就更扯了。



有些寶爸寶媽可能要問了:“不做檢測,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缺少哪種元素呢?”

看到孩子頭髮稀少、愛出汗、長倒刺等,首先想到的就是缺少微量元素,實際上大可不必。

一般來說,只要孩子飲食上營養均衡,精神愉悅,沒有消化不良、身高體重發育不達標等情況,就沒有必要額外補充微量元素。

如果孩子確實挑食嚴重、營養不良,可以帶孩子就醫檢查。

負責任的醫生,都不會僅憑一紙檢測結果就盲目下結論,而是會結合孩子的臨床症狀、飲食習慣和一些其他指標來鑑定。


比如判斷孩子是否缺鈣,可以結合孩子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來看,維生素D低的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鈣的吸收和代謝。

結合症狀表現之外,最具有參考價值的臨床檢查是拍手腕X線片。

判斷孩子是否缺鋅,需要觀察孩子是否有食慾很差或異食癖、免疫力差、生長髮育遲緩等症狀。

有的話可以查微量元素,如果血清鋅的含量低,就可能存在缺鋅風險。透過補鋅治療一段時間,如果症狀確實好轉,就意味著孩子確實缺鋅。

判斷孩子是否缺鐵,可以做血常規檢查和鐵四項,參考血紅蛋白水平和血清鐵蛋白的含量。

有些家長可能會想了,管他缺不缺呢,給孩子多補點總沒錯。

廣東梅州有一名一歲女嬰,出現嚴重血尿,醫生檢查發現,女嬰體內有9粒結石,最大的體積有2釐米。


原來,女孩10個月之後還沒長出牙齒,再加上女孩的父母身高都不高,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他們相信了補鈣保健品。

在孩子10個月時就給孩子瘋狂補鈣,結果導致孩子雙腎長滿結石。


正常情況下,孩子生長髮育正常,就無須擔心缺乏微量元素,更不需要給做微量元素檢測,更不能僅憑微量元素顯示低鐵、低鈣、低鋅,就給孩子盲目補充相應制劑。

保證孩子飲食上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轉載於凱叔育兒(ID: yuerjinhualun),專注0-6歲寶寶科學養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