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醫養生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中醫:一些食物功效勝過中藥

由 漆雕佁 釋出於 健康

五穀雜糧、大米白麵,這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從無數食物裡遴選出的性味最平和、營養最豐富的“良藥”,它治的正是人類如何生存這個大“病”。

藥補不如食補

由於食物有良好的營養、食療效果及性、味、歸經之分,所以,古代醫家經常把食物的功用與藥物等同。

例如,牛肉作為食品能補脾胃、益氣血,古代醫家就把牛肉的功效與中藥黃芪劃上等號。《韓氏醫通》稱:“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羊肉甘溫,益氣補虛,名醫李東垣認為:“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將羊肉之功與人參並列《五雜俎》雲:“海參性溫補;足敵人參;故曰海參。”民間俗稱鵪鶉為“動物人參”,並將烏骨雞的功效比作黨參。採用日常食物養生身體強健,延年益壽保健,既避免了藥物的偏性,又使食補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補養虛衰之體,二是補充人體缺乏的某些營養成分達到祛病延年、益壽養生的目的。作為食補、食療的飯菜、果品、肉食等,不但含有大量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等成分,食用後可以滿足人體對營養的要求,還含有能夠直接治療疾病的有效成分,提高人體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所以是“固本之道”。食補作用和緩,既可保護胃氣,一般又沒有副作用,不需要懂得太多的醫學知識,容易掌握。另外,服食方法多樣,燉、煮蒸、煲,任憑自己的口味。在進行滋補調養的同時,還可以享受美味佳餚。因而食補深受人們的喜愛,“藥補不如食補”的名言也被歷代傳誦。

食補的侷限性

然而,食補也具有侷限性,谷、肉、果、菜等食物本來就是一日三餐常吃之品,補益力緩,雖有寒、熱、溫、涼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對於有明顯虛弱症狀或有疾病的人,如要進補,還得用力峻,效專的藥補,否則難以奏效。當然藥補的難度大,需要辨證施治,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補調整機體陰陽平衡作用較強,食補營養價值較高,故藥補、食補各有特點和功效,可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因此,籠統地說“藥補不如食補”也有其片面性,藥食應當相互配合,食借藥威,藥助食性,相得益彰,這樣補益功效才會更強。

一年四季如何食補

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中醫學認為,飲食應該順應四時的變化,能保養體內的陰陽氣血,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春天是陽氣升發的季節,飲食上要選擇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夏天氣候炎熱,胃腸蠕動減弱,不適合吃熱量高和比較油膩的食物;秋季天高氣爽,氣候轉涼,燥傷津液,人們會感到皮膚乾澀,秋季飲食應以清淡滋潤為宜。冬季氣溫低,適合進補一些補品,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