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以前,地方比較偏遠的學校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會給期末考試成績好的孩子送豬肉或者魚作為獎勵。這樣的獎勵對農村家庭來說非常接地氣,非常符合他們的需求。
但是在城市的孩子,不缺吃的穿的,旅遊也是很多地方都去過了,那要怎麼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呢?滿足孩子的某種願望,比如購物自由的慾望,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
女兒考雙百,爸爸豪橫獎勵“超市30秒任選”
聰明的家長總是有好辦法來鼓勵孩子,雲南昆明的王爸爸空餘時間比較喜歡刷小影片,看到一些寶媽鼓勵孩子的方法後受到了啟發,想出一個辦法來鼓勵自家的女兒。
王爸爸的小棉襖挺聰明的,就是比較懶惰,對學習不上心,每次考試都是一個不上不下的成績。
為了讓女兒更加認真對待學習,王爸爸承諾,只要她在期末考試中比上一次進步5個名次,就獎勵她“超市30秒任選”。
對於每次去超市買東西都被媽媽限制的女兒來說,這個獎勵一下子就打動了她。
於是,女兒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完全不用爸爸媽媽催促。以前爸爸媽媽都是催她“趕緊吃完飯去寫作業”,而現在呢,要催她“先來吃飯,吃完再學”。
媽媽還非常奇怪,女兒是受了什麼刺激嗎?還是聽了爸爸的解釋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渣”女兒化身學霸,考了個雙百,把成績擺在爸爸面前,表示要去超市任選30秒,爸爸豪橫地兌現了獎勵。
媽媽將女兒在超市任選30秒的影片分享出來,網友紛紛點贊:“這操作值得點贊!”
顯而易見,適當的獎勵非常有利於激勵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不是多麼貴重的東西,而是自己喜歡的。
像王爸爸這樣,花個百來塊錢,既可以讓女兒認真努力學習;又可以讓她很開心地享受30秒的購物自由;同時作為父母的也開心,真是一舉三得的辦法。
不過,獎勵也應該適度、把握分寸。如果不能滿足孩子的願望,那麼所謂的獎勵就形同虛設;而若是太過火,也很容易養成孩子的功利心,形成無利不起早的性子。
獎勵孩子,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獎勵要適當
不能戳到孩子內心的獎勵,無法激發孩子的動力;而太過頻繁的獎勵,會讓孩子覺得努力只是為了獎勵,當有一天沒有獎勵的時候,他就不願意繼續努力了。
獎品要合適
很多家長獎勵孩子的方式就是錢,每次孩子考試考得好就給錢,孩子取得某種進步也是直接給錢。
這會造成兩種後果,一是孩子容易養成“一切向錢看”的性子;另一種是孩子會覺得父母並不關心自己,只是用錢打發自己。
所以,父母要注意給孩子的獎勵,可以形式多樣一點,其實就是多花點心思,孩子也會很高興的。
承諾的獎勵一定要實現
很多父母為了鼓勵孩子做某一件事情,喜歡隨口給孩子說一些承諾,過後就忘記了,但是孩子會記得。
當孩子努力去實現目標的時候,家長卻不願給他兌現承諾,這樣孩子會非常氣餒。次數多了,孩子會因為父母總是出爾反爾,所以不願意再相信父母,甚至不想繼續努力。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要孩子認真學習實在是太難了,孩子總是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想法來阻礙學習。
獎勵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但僅僅是獎勵還是不夠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因為獎勵而學習,這是一種外部動機,比較短暫,也容易消失。
想要孩子真正喜歡上學習,需要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一起作用,內部動機是最關鍵的。
增強內部動機
增強孩子的內部動機,其實就是要引導孩子明確他的人生追求、人生目標。當然這個不能一下子能確定下來,所以家長要注意觀察、引導孩子,跟孩子多溝通。
同時,可以帶孩子多感受不一樣的經歷,逐步幫助他確認人生目標。這樣孩子才有內在動力,驅使著自己朝著目標前進。
加入競爭因素
不管年紀如何,人都是有好勝心的,尤其是孩子。家長除了獎勵孩子之外,也可以透過適當加入競爭因素來激勵孩子不斷努力。
但所謂的競爭,並不是指將孩子跟其他孩子對比,而是一家人一起設立自己的目標等等,家人之間看誰能夠更早實現目標。這樣一家人都努力的氛圍,更容易感染到孩子。
暖心寄語
孩子的成長與進步,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教導。在這個過程中,有開心的回憶,也可能有傷心的事情,甚至也有憤怒的時候,但這就是生活,父母要學會帶孩子調整。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如何激勵孩子去努力學習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