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小侄女最近總是叫肚子痛而且食慾不振,以前愛吃的飯菜,現在怎麼哄都不吃,晚上睡覺也表現的特別煩躁。
家裡人把她帶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鈣過量引起的不良反應。
負責照顧小侄女飲食的婆婆百思不得其解,跑來找我瞭解有關寶寶補鈣的問題。根據婆婆提出的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養育寶寶的家長們有一些幫助。
一、寶寶補鈣並非補得越多越好
眾所周知鈣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的礦物質,是骨骼結構的主要部分。人類骨量在30歲左右的時候會達到峰值。
研究證明峰值骨量越高,時間越長,越能延緩隨年齡增長而帶來的骨質流失,因此我們應該在整個童年時代,青春期以及成年早期攝入足夠的鈣。
這也是很多家長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補鈣的原因之一,還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認為多吃鈣可以讓孩子竄高個兒,所以瘋狂的給孩子吃各種鈣製品。
卻忘了“物無美惡,過則為災”的道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管多好的東西補過頭了,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補鈣也是如此。
如果人體攝入的鈣超標,就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反應,比如便秘,骨質疏鬆,結石以及心臟受損等。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鈣和骨質疏鬆的關係,大家都知道鈣的攝入量與骨的生長髮育密切相關,適當的補鈣,可以預防老年骨質疏鬆。
讓人驚訝的是鈣過量也會導致骨質疏鬆,因為人體內鈣攝入過量後,骨頭的脆度和骨折程度也會隨之增加。
對於寶寶而言鈣過量會導致骨頭過早成熟,也會影響他將來的身高。這時有些家長會問寶寶到底補多少鈣才合適呢?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建議1~3歲的幼兒推薦鈣的攝入量為600mg/d,最高耐受量為1500mg/d,4~6歲兒童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mg/d,最高耐受量為2000mg/d,18-50歲人群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mg/d。
出生前6個月全母乳餵養的嬰兒並無明顯的缺鈣現象,配方奶粉中有些牛乳鈣磷比例不合適,嬰兒對鈣的吸收率相對較低,因此建議不是全母乳餵養的嬰兒鈣適宜攝入量為6個月以下為200mg/d,6個月以上為250mg/d。
很多家長在餵養寶寶的時候,除了喜歡給寶寶吃各種鈣製品之外,還喜歡透過膳食來達到補鈣的效果。
二、日常生活中的補鈣誤區,大家越早知道越好
誤區一:骨頭湯補鈣這個說法由來已久,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也喜歡燉大骨湯給我喝,那個時候我個子長的不高,總天真地認為喝一大鍋泛著油花的骨頭湯,能一夜之間竄成大個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的整個青春期骨頭湯喝了一碗又一碗,個子沒長高反而養出了一身肥膘。
學了營養師之後才知道,骨頭湯補鈣並不科學,湯中溶出的少部分營養物質,根本起不到補鐵補鈣的作用,而且湯的顏色越白,脂肪含量越高,嘌呤也越高。
誤區二:牛奶補鈣,可以讓寶寶把牛奶當水喝。牛奶裡面除了含有鈣之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蛋白質的攝入量過高,就會無形之中增加腎臟的負擔,也不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
因此牛奶雖好,也不能讓寶寶當水喝,牛奶補鈣更要控制好每日攝入量。
誤區三:蝦皮補鈣,蝦皮在營養膳食中確實含鈣量非常豐富,但它卻不是補鈣的首選,因為蝦皮中含有大量的鈉鹽,而且蝦皮中的鈣不容易被溶解吸收。
此處還要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給寶寶補鈣的時候應該多次少量服用,因為寶寶脾胃虛弱,一次性服用大量的鈣製品,並不利於消化吸收。
三、知道了補鈣的誤區,我們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的補鈣呢?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判斷他們每日鈣的攝入量,根據所需攝入量來合理分配鈣製品的用量。
牛奶及奶製品的含鈣量高,吸收率也高,是兒童最理想的鈣來源,因為通常100克酸奶的鈣含量大約是161mg,100克牛奶的鈣含量大約是107mg。
而100克奶粉的鈣含量有的會高達1000多毫克,每種奶製品的鈣含量都不一樣,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奶製品的時候,先看一下營養成分表中鈣的含量,然後再選擇適當的量來滿足寶寶對鈣的需求。
除了牛奶之外,大豆製品,深顏色的蔬菜以及紅肉也是鈣的豐富來源。家長們給寶寶補鈣的時候,可以在膳食中適當增加這些食物的比例。
此處推薦的食譜有:薺菜豆腐羹 ,萵筍炒乾絲 ,五穀豆漿 ,油麥菜炒蝦仁,青豆渣炒毛白菜,番茄老豆腐燉牛腩。
另外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促進鈣的吸收,家長們可以選擇天氣晴朗的時候帶著寶寶到戶外遊玩。
一方面可以讓寶寶多吸收陽光中的維生素D促進骨骼生長髮育,另一方面還可以透過親子互動增加彼此的感情。
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做父母的可以說操碎了心。而我也始終堅信科學的餵養方式可以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