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李時珍稱其“瀉肺熱而止咳,利水道而除溼”

由 慕容亦凝 釋出於 健康

而在中醫的眼中藥效卻無貴賤之別,就像參茸蟲草價格雖貴,但若是遇見熱毒火邪之疾,倒不如路邊的地丁草用之有效。

其實諸藥皆有其妙用,對症使用才可以發揮其良效和價值。

但是世人的眼光卻不這樣認為,人們在養生的時間,大部分的人往往會追捧一些價格昂貴的滋補名藥,反而是常常忽略了那些在我們身邊唾手可得的本草良藥。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民間較為多見、但如今卻又被眾人忽視的良藥---桑白皮。

桑白皮,自然和桑樹脫不開關係,中藥桑白皮其實就是取自我們常見的植物,桑樹的根皮來製成。

在秋季葉落之後、春節生芽之前,是桑白皮的最佳採收時間。這時候人們就會採挖出桑樹的細根,然後將其根皮剝下,再颳去根皮外面泛黃的老皮,曬乾後即可入藥備用了。

在古代,桑白皮是一味醫者常用的“平喘止咳、利水消腫”之藥。李時珍在記載桑白皮功效的時間就曾說到,桑白皮入藥能“瀉肺熱而止咳,利水道而除溼”,這一理論傳承至今,依舊得到醫者的認可。

桑白皮入藥用途

1、桑白皮能瀉肺熱而止咳喘。

桑白皮入藥,其味嘗之甘潤,其性偏於寒涼,走肺經而能很好的潤除肺中燥邪之氣、寒降肺中之火熱之毒,對於肺中有熱邪、肺火上逆等引起的咳嗽、氣喘諸疾,服之最為對症。

在中醫裡面醫者對桑白皮瀉肺熱的功效是比較認可的,古籍曾有記載說“若瀉肺中之餘熱,非桑白皮不可”,由這一言論足以看出,桑白皮在緩解肺熱方面的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在古方之中也有很多關於桑白皮的應用記載,比如‘清瀉肺熱、止咳平喘’的良方‘瀉白散’,就是以桑白皮同中藥地骨皮來配伍,再佐以甘草、粳米等同煮內服,可有效清瀉肺中之鬱熱火邪。

而現代人們使用桑白皮止咳平喘的時間,則多將其和苦杏仁、川貝母、紫蘇、半夏、陳皮、麥冬等中藥同用,既能清肺除燥、又可潤肺養肺。

2、桑白皮能利水道而除溼。

中醫理論之中認為,‘肺乃水之上源’,人體內的水液排布,汗液、尿液等排洩,皆有肺之宣發肅降來控制,可以說肺是通調人體一身水道控制器。透過這些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明白,桑白皮入藥為何有利水道而除溼的功效了。

桑白皮利水道而除溼之效重在‘利水消腫’,尤其是因為體內水溼停滯、水液排洩不暢引起的身體皮膚水腫、小便排洩不通暢等症,以桑白皮入藥往往有效。

在中醫古籍之中就有一個關於桑白皮利水除溼而消腫的經典用法,將桑白皮同生姜外皮、地骨皮、五加皮、茯苓皮、大腹皮這幾味皮類藥材配伍使用。

而且中醫還給此方起了一個特別容易讓人記住的名字稱之‘五皮飲’,其在除體內之溼、消皮膚水腫方面頗有良效。

桑白皮取自桑樹之根皮,自然無明顯毒性,所以我們可以放心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桑白皮入藥的常用量一般在5-15g左右,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桑白皮其性偏寒,若是因為風寒擾肺引起的咳喘是不宜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