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你是否還對2005年春晚的《千手觀音》表演有印象?這場震撼人心的舞蹈表演都是由聾啞人來完成的。而21名錶演者中,就有18人是因為藥物致聾的!

根據我國第六次的人口普查資料來看,0-14歲的人口占據了近2.2億人。但是由於家長用藥不當,每年就有近3萬兒童致聾!引發肝臟、腎臟損害的更是常見;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資料調查表明,69%的父母都將藥物放在兒童觸手可及的地方。有近37%的家長並沒有嚴格按照說明書給兒童用藥,也沒有進行合格的藥物劑量測量,而是用普通湯勺計算克數。

甚至有少部分家長,盲目認為加大藥用劑量、給孩子服用大人的藥物,疾病好的會更好!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然而,這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致聾隱患!家長要切記: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兒童就應合理用藥!

以下五種藥物可能存在傷害,家長應當慎用: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1、含毒性藥材的“小兒中成藥物”

一般在中成藥物的說明書中,都寫著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但是,尚不明確只不過是說臨床沒有可參考的不良反應資料,並不代表用藥的絕對安全。就那常見的“小兒至寶丸”來說,其中就含有毒性藥材全蠍、雄黃等,如果不按照醫囑使用、盲目加大藥用劑量,就可對兒童造成傷害。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2、氨基糖苷類藥物

在我們國家兒童用藥致聾的案例中,大部分都是誤用或盲目食用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這也是患兒最重要、最常見的藥物致聾因素。而且,它還逐漸發展成了新生兒先天、後天性耳聾、成人耳聾等各種致聾因素的第一位;

這類藥物包括了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如果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在沒有醫生指導下,就盲目應用了這類藥物,就可導致新生兒聽覺受損!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3、β-內醯胺類

根據資料表明,臨床常應用到的氨苄青黴素、本意青黴素等青黴素類藥物,以及頭孢類藥物等,如果盲目應用都可能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不良症狀反應。

特別是對於肝腎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症狀反應可能會更強烈。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停藥後症狀就可以緩解,臨床上因這類藥物致聾的病例並不多見。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4、大環內酯類

臨床實驗證實,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容易造成耳鳴、聽覺障礙等不良反應。特別是在靜脈給藥的過程中,症狀更容易發生,停藥或減輕藥量後可恢復。

比如常見的琥乙紅黴素,可造成劑量依賴性、可逆的雙側聽力損害,患兒還可能伴隨耳鳴症狀出現。

另外,有部分患者在服用阿奇黴素時,也曾出現過聽力損傷,包括聽力喪失、耳鳴或耳聾等,這和患者大劑量使用藥物有關,不過好在大部分都是可逆轉的。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5、其他耳素性抗菌類藥物

比如常見的甲硝唑、氯黴素、多黏菌素等,在臨床應用階段時,都曾有過產生耳毒性的報道。由於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肝臟的解毒和腎臟排毒功能也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耳毒性藥物的損傷,家長應該慎用。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家長,無論是在孕期、新生兒、嬰幼兒階段的用藥,都需要高度警惕起來。在出現疾病之後,應第一時間就醫進行檢查,然後按照醫生給出的藥物劑量服用,以免對嬰幼兒造成傷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71 字。

轉載請註明: 常見的這5類兒童用藥,要慎用,有導致兒童致聾、致畸的風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