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有過這樣的疑問嗎:
“都說寶寶新增輔食後的第一口食物,最好是米粉。但米粉要吃到什麼時候呢?可以一直吃下去嗎?”
我們寶媽群裡就有位新手媽媽王女士這樣問到了我。
王女士說,她之前在家裡囤了好幾盒的米粉,怕浪費就經常給孩子吃。
“寶寶現在已經9個多月了,為了營養均衡,我也會將米粉和肉泥,蔬菜泥一起搭配著。但是有人提醒我,不能一直這樣做,要不孩子以後開口說話就會比別的孩子晚。這是真的嗎?不就吃米粉嗎,至於影響孩子以後說話嗎?”王女士很是不解。
寶寶新增輔食初期,米粉、肉泥等泥糊狀食物是最佳的過渡食品,但如果不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調整食物性狀,吃久了甚至影響語言能力發展也不是危言聳聽呢。
一、自制米粉與配方米粉說到米粉,要先澄清一個容易混淆的概念。
雖然自制米粉跟配方米粉都叫做“米粉”,可是它們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配方米粉中添加了多種寶寶需要的營養強化劑,特別是含鐵量比較高;而且它對寶寶腸胃沒有任何負擔,易消化,且不易過敏,更適合寶寶嬌嫩的腸胃,對於剛開始新增輔食的寶寶來說,確實是很好的過渡食品。
自制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沒有額外新增其他營養素,含鐵量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求。另外,自制米粉也無法保證衛生安全,而且不方便儲存。
因此,我們提倡給寶寶的最初的輔食,最好先吃強化鐵的嬰兒配方米粉,而不是自制的米粉。
二、米粉雖好,長期吃也有隱患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米粉營養是很多的,寶寶即便是一歲以後能吃飯,寶媽也是可以給寶寶吃米粉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米粉最終呈現的是米糊狀,長期食用這類性狀的食物(包括蔬菜泥、肉泥、水果泥等)就會不利於寶寶了。
1、會影響出牙。米粉這些流質、泥糊狀食物雖然容易入口,但缺少咀嚼,長期下來對牙床沒有應有的刺激,寶寶的出牙就會變慢,出牙後牙齒鍛鍊的少,排列和發育也不好。
2、容易挑食。咀嚼能力得不到強化,那些比較難嚼的蔬菜,肉類,容易被孩子排斥,導致挑食嚴重,影響營養吸收。而且當孩子長大後,不習慣咀嚼食物,直接囫圇吞棗,胃腸吸收消化的壓力大大增加。
3、語言表達受影響。成年人在吃飯時舌頭是會上下左右活動的,這樣舌頭和口腔肌肉才能得到鍛鍊。一旦缺少咀嚼,這些部位的靈活度就會大大降低,寶寶的語音表達都會受到影響,自然就會說話比較晚。
因此,為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米粉作為帶領孩子進入輔食界大門的食物,到8個月左右就可以和那些流質的,泥糊狀的食物一起慢慢地逐漸隱退了。
三、鍛鍊寶寶良好的咀嚼能力寶寶的咀嚼力並不是先天性就會的技能,而是和學走路一樣需要不斷摸索練習才能獲得的,即使孩子還沒長牙,我們也要慢慢改變食物的性狀,逐漸地鍛煉出來。
4-6月齡:嘗試從母乳過渡到泥糊狀輔食。
6-7月齡:吃細滑的糊。
8-9月齡:更粗糙些的糊狀食物;嘗試麵條和稀飯、軟飯;引入手指食物。
10-12月齡:食物性狀從小顆粒的泥蓉狀過渡到大顆粒的碎末狀;嘗試大塊胡蘿蔔、雞蛋塊、意麵、小餛飩等。
總之,我們不建議媽媽們以米粉等泥糊狀輔食為主給寶寶吃太久。
基本上在寶寶8個月以後就要新增其他營養輔食品,逐漸豐富食物的營養和多樣性,鍛鍊寶寶的咀嚼力哦,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營養與發育跟得上成長的步伐哦。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