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不僅僅是氣溫高,而且還會溼氣重,氣溫高會讓人們難受,但溼氣重也會讓人們很難受。氣溫高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以及一些其他降溫納涼的方式,但溼氣重就那麼簡單了。中醫裡講,溼邪“重著黏膩”,所以溼氣給人們帶來的困擾比天熱更難受,所以,祛溼顯得尤為重要。
在夏天,很多人身體上可能會出現口中黏膩,肌肉容易痠痛,肢體水腫,倦怠無力,排便排不乾淨、大便溏軟不成形、不易沖走、完谷不化等症狀,而這些症狀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而且,現代研究發現,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都與溼邪、痰溼有一定的關係。
那麼,這些溼氣來自哪裡呢?為什麼會溼氣重呢?除了外在的原因之外,也還有內在原因。外在的原因,其實主要與地理環境有關係,比如常年居住在南方的人,在遇上夏季雨水多、熱氣重的時候,溼邪就容易入侵體內,會導致體內溼氣加重,而且溼熱症狀會很明顯。而且在夏天,人們大多生活在有空調的環境裡,當該出汗的時候汗液揮發不出來,這樣也會導致體內的溼邪堆積。
那麼,內在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脾胃的問題,在中醫基礎理論裡,脾是主水溼運化的,如果脾胃功能有問題,那麼水溼就會氾濫。由於現代人們大多喜歡吃肥甘厚味,這樣脾胃會難以消化,就容易化生痰溼困住脾胃,從而造成脾虛。脾胃一虛,水溼得不到健康的運化,於是水溼就瀦留在體內,並有可能四處氾濫。
溼為陰邪,容易傷人陽氣,還會造成陽氣虛衰,而陽氣一虛就會疾病叢生,所以祛溼是當務之急。那麼,能夠祛溼的中藥究竟有哪些呢?其實能夠祛溼的中藥有很多,不過,有一個經典“藥對”卻不得不提,這個經典藥對其實出自醫聖張仲景的五苓散,也就是茯苓和豬苓兩味中藥。
茯苓,藥性平和,味甘而淡;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具有淡滲利下、健脾寧心的妙用,而且還有利溼而不傷正氣的特點,是利水滲溼的“聖藥”,可水煎,也可入丸散,適量使用可以作為潮溼季節的調養良藥。豬苓,也是藥性平和,也是味甘而淡,其色黑能入腎,歸腎經、膀胱經,既可利腎之水飲,又可清腎中之邪熱,也是利水祛溼的“良藥”。
茯苓與豬苓這個經典藥對,出自《傷寒論》,其中有原文記載,即“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全方以桂枝通陽化氣,白朮健脾益氣,兩藥助陽氣升騰,屬向上向外的運動;茯苓屬中焦,可益氣健脾,脾胃為中焦樞紐,脾氣健運則氣機水溼運化正常;而豬苓、澤瀉通利下焦,將運至的水溼糟粕透過小便排除。
五苓散的五味中藥相配,可盪滌體內上下的水道鬱滯,使水液代謝之氣機正常,用於膀胱化氣不利,水溼內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洩瀉,渴不思飲等症狀。現代透過加減也可調理伴有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風的肥胖,它的明顯特徵是肌肉鬆軟、容易腹瀉、容易浮腫、體內水溼較重。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氣在體內一般不容易清除,而且需要使用一段時間的祛溼良藥,但是使用茯苓和豬苓藥對,也是需要辨證論治的,如果是腎虛多尿、津傷口乾的患者,對於茯苓、豬苓等中藥是需要慎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