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大暑是一年彙總陽氣達到鼎盛的日子,同時也是溼熱容易趁虛而入,侵害人體的時節。在夏熱的侵襲下,人們容易出現心氣消耗、脾胃受損的情況,這就是俗話中說的“樹田無病三分虛”。
在這樣的天氣中,身體能量消耗大,體內出汗多,因此要時刻注意養生。大暑養生要做到“三防”、“三宜”。
大暑養生有“三防”:
1、防溼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雖然大暑時節天氣炎熱,但絕對不能過於貪涼。大暑時節,陽盛於外,身體腠理開洩,體表溫度高,身體內部反而虛弱。
應該避免室內、外溫度差超過7攝氏度,室內溫度儘量保持在26~29度之間,不要過度追求清涼把空調溫度降的過低。
晚上睡覺最好用貿然蓋好腿、腳,以免進入後半夜後因為氣溫下降而引起感冒等問題。
2、防脾溼
《素問·六節藏象論》雲:“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也。”長夏對應五行為土,五色為黃,五臟為脾,故這時的養生不僅要注重養心,還要兼顧養護脾胃。
清淡的飲食易於脾胃的消化和吸收,過食肥甘厚膩之品則易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
3、預防強光
夏天氣溫較高,紫外線的強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外出時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出門之前可以塗抹一些防曬用品,隨身攜帶一把遮陽傘。
大暑養生有“三要”
1、睡前泡腳
睡前用泡腳,透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經絡,起到健脾、除溼、通經、利水等作用,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2、三伏貼-增強抵抗力
三伏貼是運用“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使人體之陽氣得天陽之助和藥物陽氣的疏通達到溫陽利氣,驅逐內伏寒邪,增人體陽氣和免疫力,達到治病和養生的目的。
3、冬病夏治
初伏是冬病夏治,三伏灸的黃金階段,大暑則是夏日節氣養生的關鍵收尾階段,如果能把兩個時段的養生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