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群的一個寶寶40多天了,出生後一直是母乳餵養,已經3天沒大便了,寶寶的媽媽特別著急,在群裡諮詢其他媽媽:寶寶便秘了應該怎麼辦?群裡另外一個媽媽告訴她“這麼大寶寶,也可能是攢肚子,不是便秘”。
的確,這麼大的寶寶幾天不大便特別可能是“攢肚子”,而不是便秘。接下來就來給新手爸媽們說說什麼是“攢肚子”,和便秘又有哪些區別呢?
攢肚子,其實也不難判斷,就是原來排便規律的寶寶,排便開始變得不規律,每天的排便次數沒那麼多了,甚至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是寶寶在排便是沒有痛苦的表現,是黃色的軟便,平時日常的精神狀態也很好,這種情況就說明寶寶是在“攢肚子”了。
不過,這是正常的現象,新手爸媽們也不用擔心。
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消化吸收功能不斷增強,特別是吃母乳的寶寶,基本能夠對母乳裡的營養成分消化並吸收完全,因此不會有很多的食物殘渣殘留在腸道里,自然不會形成很多的便便,於是就會出現攢肚。
寶寶三五天沒大便?如何判斷是“攢肚子”還是“便秘”?
不少新手爸媽因為沒有經驗,也發現寶寶明顯的大便次數明顯減少,甚至三五天不大便,就會第一懷疑“寶寶是不是便秘了”?那其實是可以對應從下面這幾點區別寶寶攢肚子和便秘的。
1. 看月齡
一般寶寶 攢肚子 發生在滿月以後,多見於2-3個月左右,也有些寶寶是在4個月左右出現,新增輔食後,會消失。
而便秘 和月齡沒關係,容易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寶寶身上,主要是寶寶消化吸收功能較弱,或腸胃蠕動較慢導致。
2. 看便便的性質
寶寶攢肚時,排出的是正常的便便,是黃色的軟便,沒有硬結不幹燥,也沒有刺鼻的酸臭味。
但若是出現了便秘,不僅排便時間延長,幾天排一次便,而且便便比較乾燥,甚至出現硬結。
3. 看寶寶排便表現
攢肚子的寶寶,排便時沒有痛苦的表情,不哭鬧,而且平時的精神狀態、吃奶、睡眠等方面也都好。
若是便秘,寶寶排便時會有明顯的排便困難、煩躁不安甚至哭鬧,家長可以用手摸寶寶的下腹部,有時能摸到有宿便的腸道,長期便秘會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預防寶寶長時間攢肚,媽媽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雖然攢肚子是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寶寶吃得好、睡得好、精神狀態好,就可以不用理會,同時這段時間家長們可以嘗試這些方法,預防寶寶長時間攢肚而出現便秘。
1. 經常給寶寶按摩肚子
家長也可以經常按順時針方向或從上至下給寶寶按摩肚子,透過促進腸胃的蠕動,而促進寶寶排便。
2. 寶寶每天的奶量要足夠
不管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在沒新增輔食之前,要保證寶寶足夠的奶量,這樣有助增加水分的攝入,但正常情況下,不建議給寶寶喂水。
母乳餵養但感覺奶水不足的媽媽,可以多喝點有助促進乳汁分泌的湯水、牛奶等,如果還不夠寶寶吃,可以適當新增部分配方奶,以寶寶的排尿情況、睡眠情況和吸吮情況等作為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嬰兒喝水的建議
寶寶長期不排便可能是便秘,就要警惕了
如果可以排除寶寶不是攢肚,而是便秘,那家長就要注意了,平時注意幫寶寶預防和緩解這種情況。比如可以嘗試下面這幾種方法:
1. 給寶寶用溫熱的毛巾敷在肛門口處,或者用熱氣燻蒸寶寶的肛門口,但一定注意不要燙傷寶寶;
2. 也可以在寶寶的肛門周圍塗抹橄欖油,起到潤滑作用,有助於寶寶排便;
3. 幫助寶寶養成按時吃飯、按時排便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或睡覺前幫寶寶做操,或順時針按摩肚子,還可以從上而下的輕捋寶寶小肚子,以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幫助排便。
但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如果寶寶出現這些情況時,要考慮及時就醫:
① 排便用力導致的屁屁處有皮膚破損情況要注意護理,當寶寶排便後要及時清理,並且最好用嬰兒溼巾給寶寶擦屁屁,或是用溫清水洗洗小屁屁然後自然晾乾,一定要做好皮膚護理工作,但情況嚴重的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治療。
② 寶寶排便時表情痛苦、哭鬧不止,採取了家庭措施依然不能順利排便,就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③ 寶寶害怕排便時的痛苦,久而久之不想主動排便,會引起寶寶腹脹等症狀,嚴重影響寶寶的進食和精神狀態,也需要及時治療。
攢肚子是不少寶寶會遇到的,雖然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也有些寶寶可能不會出現,因而當寶寶有大便延遲、幾天不大便的情況,家長要注意觀察和區別,正確的分辨是攢肚子還是便秘,並及時幫寶寶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