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醫故事盜汗6年,只因陽氣太少睡覺愛出汗的人,請你看一看

由 哈愛朵 釋出於 健康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方劑、配伍,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景嶽全書》、《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說一個早年聽來的醫案。

這個醫案十分典型,讓我對盜汗這個事兒,有了全新的理解。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性,當時是43歲。他自述,從37歲那年開始,晚上睡覺的時候出汗。尤其是到了下半夜,汗出得特別多,衣服都會溼透。有時候連被子和褥子都會溼。

醒來之後,他就會感覺到明顯的乏力、睏倦,全身發涼。

到了白天,別的還好,只是心中悸動,時不時會發慌。

針對這個問題,他也求過不少中醫。但用過藥物之後,收效不明顯。

後來,他碰上了這麼一位中醫師。刻診,見太淡苔薄白,脈沉細,面色蒼白之後,說了一句話:“多虧你早來了。再晚幾年,你都快被溼氣給淹了”!

患者聽了一頭霧水。

隨即,醫師寫了一個配伍:制附片、白朮各10克,茯苓、白芍各15克,生薑4片。水煎服。其中,附子先煎1小時。

結果,這個人藥用4劑之後,盜汗竟然完全止住。六年來的頑疾,一朝獲愈,患者興奮不已。此後,在原方基礎上稍微加減變化,再用10劑,病情痊癒。隨訪2年未曾復發。

這個案例,是我早年在參加經方學習班的時候聽到的。故事的本來面貌,比我說的要複雜曲折。我這不過是提綱挈領,大致地說說。

其實,這個人的問題,在於腎陽不足,寒溼內積。

怎麼知道他陽虛?很明顯啊——脈象沉細,舌苔薄白,面色慘白,四肢不溫,身體倦怠。這樣的人,體內往往就有寒溼之氣。為什麼?因為陽虛,不能化氣行水啊。我們體內水液的代謝,離不開陽氣這個發動機啊。溼為陰邪,得陽則化。

那這個狀態下,他為什麼會盜汗呢?

一方面,陽氣虧虛,體表的陽衛之氣也就不足。晚上睡覺,體表衛氣更為虛弱,無法固護肌表,所以體內津液化汗而出。另一方面,體內寒溼之氣太重,到了晚上更重。它總得有地方排吧?所以,就選擇了“鬼門”,即我們的毛孔,趁衛氣不固的時候就溜出來了。

這就是來龍去脈。

怎麼應對呢?你看,上文我提到的配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張仲景在《傷寒論》裡頭記載的真武湯。真武湯就是溫陽利水的一個配伍。附子溫補脾腎之陽。生薑、白朮、茯苓燥溼利水,健脾溫中。白芍在這裡頭,一方面能配合利水,一方面制約附子、白朮的溫燥之性。這就是基本意圖。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說,中醫真是妙啊!

其實,我跟你講,一點都不稀奇。中醫所謂的這些陽氣、溼氣等等,都是在科學不發達年代裡,對疾病的最初級,最質樸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它不意味著落後,有的時候還很實用。比如說上文提到的盜汗,可能現代醫學就覺得棘手。中醫用質樸的眼光一看,就認為是陽氣虛弱,水溼不化。這就是兩種不同思路的差別。我們作為中國人,有中醫這一套思維,是應該值得慶幸的事兒。

我把這說出來,希望深受夜間盜汗困擾的朋友,能仔細想一想,學一學。但是,你要是想應用,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因為我說了,它針對陽虛。你要是陰虛火旺(這是盜汗更為普遍的病因)用這個辦法,那就壞了。而且,文中的附子是有毒的,用起來有講究。

好了。我就說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