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必須帶孩子去學游泳、鋼琴或舞蹈?為什麼有那麼多針對嬰幼兒的早教班?為什麼好媽媽必須小心地跟孩子商量,不能粗暴地讓孩子服從?
這一連串「為什麼」背後,折射出一個疑問:我們對孩子的關注,是否放在正確的地方?
父母很重要,但不得不承認,存在這樣一個誤區:我們對孩子吃喝拉撒睡過度關注,卻忽視了兒童心理和需求,比如孩子的興趣、探索欲、情感發育等等。
這篇文章,是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博士郭歆老師對「精細養育」的一篇反思。希望對你思考這個問題有幫助。
我曾使用了「過度養育」來翻譯西方熱烈討論的 intensive parenting 這個詞。我這次把它翻譯成「精細養育」,緣於兩點考慮:
第一,「過度」和「養育」連在一起,將父母變成了批判物件,這並非我本意,也非提出這個詞的社會學家的本意。希望下面的介紹可以讓大家看到在歐美的討論中,更多地分析在於突顯這個現象的社會歷史背景。
第二,「精細」其實可以很好地刻畫當下中國的一些養育經驗——對各種養育細節反覆思考和諮詢。
30 年前,我小時候:奶粉是什麼?我小的時候,幾個月大就被放在託兒所。託多所孩子多,我年齡最小,經常沒有人顧上給我換尿布……
一歲斷奶後,我跟大人吃飯很類似,加上一些米糊糊。奶粉沒有見過,偶爾在大了一點後知道了麥乳精,但那也是很珍貴的東西。
從上小學開始,我的胸前就掛著鑰匙,因為家裡大人都是我們放學後一兩個小時才回家。和同學嬉笑打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成為那時放學的一大樂事!
那時候,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督促主要體現在兩點上:第一,寫完作業,或者聽寫結束,要求家長簽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小朋友練就了模仿大人簽字的能力!第二,每次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單,需要大人過目。
小朋友之間的吵鬧打架是常事(印象中,小學的女生打男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呵呵)。家長們用各種方法管教自家的孩子,沒有想過還要去諮詢其他人如何處理這種「瑣事」。
30年後,現在的小朋友們:肉鬆不好吃!寶寶剛出生時,媽媽需要在巨大的焦慮中決定是否母乳餵養、喂多久。如果給寶寶喝奶粉,需要挑選奶粉的品牌。輔食的內容和吃法也經常成為家庭爭議的源頭之一。
孩子如果不到3歲就上幼兒園,媽媽會揹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她有可能被指責「不負責任」,也會擔心幼兒園的任何情況影響孩子幼小心靈和今後的發展。幼兒園的選擇很費心:公立、私立、蒙氏……
小學的學校門口看不到過去的「放學路隊」,替代的是被接送孩子導致半癱瘓的交通。馬路上,甚至在小區中,很少看到沒有大人陪伴而自由玩耍的小朋友。
家中,媽媽們(或爸爸)認真地完成所有需要家長合作的作業,並要積極地蒐集不同的學習資料,甚至為初中的激烈競爭做準備……
不論是上班的媽媽還是全職在家的媽媽,參加某種養育課程或培訓成了必需品,至少在中產以上的家庭中是如此。媽媽的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細心呵護著孩子的身心。
認真地養孩子就叫「精細養育」嗎?為什麼那麼多中產階級女性覺得帶孩子去學習游泳、柔道或舞蹈是必須的?
為什麼母乳餵養帶來的「聯結」如此重要,要用一些新的科技幫助寶寶「吸吮」沒有奶的乳頭?
為什麼有那麼多針對嬰幼兒的培訓課程?
為什麼一位「好」媽媽必須非常小心地與孩子「商量」,以避免被稱為‘粗暴’地讓孩子服從?
1996年,美國社會學家 Sharon Hays 在《母職的文化悖論》(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中觀察到養育文化的變化,這樣追問。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Hays 當然知道人類的兒童需要較長時間的照料,才能從嬰幼兒期過度到成人期。但是,她指出:「現代美國媽媽的所作所為遠遠超過了6歲之前兒童的簡單需要——食物、溫暖和安全。」正是這個「超出部分」 (more) 是她所擔心的。這個「超出部分」 包括以下特點:
在時間、精力和物質上對孩子的大量投入;
相信孩子的需求必須放在第一位,而媽媽的育兒行為必須是「以兒童為中心」;
需要媽媽關注專家對孩子成長髮育的評價和建議,僅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顧」孩子已經遠遠不夠。
在一系列的觀察和分析後,Hays提出了「精細養育」(intensive parenting)這個概念用來描述一種理念(ideology),即媽媽必須「在養育孩子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並且,根據這個理念,「恰當的育兒方法是應該以‘兒童為中心’的,有‘專家指導’的,必須有大量人力,感情和經費投入的。」她同時提到,雖然並不是每位媽媽都是按照這個理念來養育孩子,但是,這種理念或隱或顯地被大部分媽媽們視為「恰當」的方法。
有意思的是,如Hays觀察到的,這個「精細養育」理念的興起是在女性已經佔了50%以上的勞動力市場的歷史時期(至少在美國)。女性就業增加、孩子參加白天看護機構的時間增加、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媽媽在育兒方面付出的時間依然上升。
工作、家庭、孩子三不誤的辣媽榜樣,你見過嗎?這個概念提出之後,大量的學者使用它來描述當代歐美的育兒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其原因和批判一些負面後果。比如,Douglas 和Michaels 研究美國的媒體是如何幫助來塑造「理想的媽媽形象」,她們將此稱為「新媽媽崇拜」 (new momism)。
「強調沒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滿的,媽媽仍然是照顧孩子的最佳人選,作為一名合適的媽媽,她必須將其全部的體力、心力、情感和智力,一週7天,一天24小時地投入到孩子養育中。「新媽媽崇拜」樹立了一個不可能成功模仿的榜樣。」
很多雜誌上宣傳的「明星媽媽」就是這種榜樣的生動體現。這些媽媽們不僅工作,還實現了完美的媽媽形象和自己的個人形象。這種宣傳又帶來了美國的另一種現象——「媽媽們的戰爭」。職場中的媽媽和全職媽媽之間的差異被突顯。在一個將母職視為極為崇高的社會中,兩種位置上的媽媽都面臨著如何去「合理化」自己的選擇的道德壓力。
(維多利亞和女兒小七)
Lee (et al., 2010) 在對英國育兒現狀的研究中也呼應 Hays 的提法。她指出,「過去被視為平凡的、不重要的、私人化的家庭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成為了今天熱烈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並被視為將會影響到下一代,甚至整個社會的行為。」
媽媽在被「神話」的同時,被擺在了一個「擔負社會未來」的位置上——養育與媽媽的其他角色需求放在一起,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impossible mission)。■
參考文獻:
[1] Susan Douglas, Meredith Michaels:The Mommy Myth: The Idealization of Motherhood and How It Has Undermined All Women
[2] Lee, E., Macvarish, J., & Bristow, J. (2010). Risk, health and parenting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