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年時期就會展現出自身的性格特徵,比如有的孩子活潑好動,很喜歡出門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小朋友則內向害羞,喜歡在家裡營造自己的“小天地”。
雖說性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在當今社會,外向的性格在很多時候更受青睞,也會有更多機會。很多家長也會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接觸外界,來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那麼,性格對於一個人的成長究竟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內向的性格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把對性格的塑造指向哪個方向呢?
同樣的事,不同性格的孩子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選擇
已經進入了暑假的階段,家長和孩子都有了難得的休息時光。這個時候,就非常容易出現矛盾。
有的家長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出去玩一玩吧,再蹲在家裡就要長毛啦!有的家長則是恨鐵不成鋼:你就不能在家裡待幾天?總出去玩什麼玩!
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苦心在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不過性格的孩子,選擇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常“出門浪”的孩子與總是“家裡蹲”的娃,除性格以外,還存在哪些差異呢?
經常“出門浪”與總是“家裡蹲”的娃,到底有何區別呢?
性格的差異造就了選擇的差別,選擇的不同又導致不同的人生。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什麼分別,但這種區別年齡越大差距越明顯。
●為人處世的方式
對於總喜歡“出門浪”的外向型孩子來說,他們對於人際交往一般都是頗有心得的。而且,經常可以在同齡人的交往中充當“領導者”,朋友非常多,主導人際關係。
而相對內向的孩子在人際關係中一般會不會太主動,這也是很多家長比較擔心的地方,但是,不主動並不意味著封閉自己,很多內向的孩子朋友雖少,質量卻更高一些。
●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在這個問題上,外向的孩子會更有優勢。因為經常喜歡出門,嘗試各種各樣的環境,他們在面對新的環境的適應能力會更強,也會更容易融入其中。
內向的孩子則會更適應穩定的環境,在環境猛然改變時適應的週期會更長一些。所以,這也是需要家長們多加關注的地方。
●自身的身體狀態
充足的戶外活動會讓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身體素質更好,身高更高。在青少年時期,孩子們每天都需要戶外鍛鍊,在這一點上,外向的孩子也會更佔優勢。
不過,很多活潑好動的孩子胳膊和腿上都是傷痕累累,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家長們要多加註意。
育兒講求一個“中庸”,過動或過靜其實都不好
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任何事物都是“過猶不及”的。過於好動,孩子的專注力會比較差,在以後的學習當中會比較麻煩,而且也比較容易受傷。
如果太過內向,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現代社會對於人的社交能力比較看重,孩子的性格太害羞就會錯失很多機會,也容易造成心理問題。
動靜結合才是理想狀態
家長們要對孩子進行引導。對於外向的孩子,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學習書法、圍棋等,相對更需要耐心的特長,磨一磨孩子的性子,讓他們能“坐得住”。
對於內向的孩子,家長們可以多帶孩子去遊樂場、科技館、植物園等有趣的戶外場所,給自家寶貝創造跟同齡小朋友互動交流的環境。
另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都不能決定小朋友將來是否能出人頭地,而家長的引導和關注才是孩子未來發展的“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