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康疾控】
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
今日小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是一年中天氣最炎熱,也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節。
古人認為,炎熱的夏季,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故有伏天之說。
而今年的三伏天,也即將在7月16日到來!
夏季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最佳的狀態應該是晚睡早起。
不過,此時因為晚間睡眠時間相對不足,加之天氣炎熱,人在午後常感到精神不振、睏意頻頻。
所以,小暑時您不妨每天來一個30分鐘左右的午睡。
雖時間短暫,但有助於改善腦部供血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力、消除疲勞。
暑天給人的感覺首先就是熱,熱則容易貪涼。
經常在有空調的環境下辦公學習,雖然中暑的病人少了,但受外寒的人增多了。
所以,小暑節氣一定要著裝適宜,避免空調直吹,在打開了冷氣的室內要外搭披肩。
即使在炎熱的時候需要外出,我們也不能穿得太少。
因為,在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赤膊會使皮膚的散熱功能減弱,反而是穿著吸汗透氣的衣服可以阻隔日光暴曬,使體感溫度更低。
驕陽似火,在氣溫不斷飆升的三伏天裡,飲食宜清淡。
飲食清淡並不是只能吃素,而是要做到葷素搭配。
可進食鴨肉、鯽魚、瘦肉、薏苡仁、銀耳、蘑菇等。
此外,還可多食西瓜、瓠瓜、絲瓜、冬瓜等解暑生津。
平時還可以多用蓮子、芡實、荷葉、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等煲湯或煮粥,有化溼的功效,適合夏天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人體陽氣外浮,脾胃陽氣變弱,也是胃腸病高發期,清暑熱可選擇偏寒涼的食材,但儘量少吃冰鎮過的食物。
暑熱傷津,所以夏季運動強度要適當降低,活動量也應適當減少。
一般來說,每天的運動時間以30~60分鐘為宜,要多做些慢節奏的有氧運動。
運動後注意補充水分、鹽分,避免因出汗過多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小暑節氣,最好多進行室內運動,或在晨起及傍晚氣溫較低的時間外出活動,不要在陽光下運動,避免中暑。
尤其是對於患有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選擇傍晚運動最為安全。
入伏以後,雷雨天氣也越來越多了,暑溼並存,此時雨天較多,容易感受溼邪。
因此,大家可以在天氣較好的時候,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暴曬,以去潮,去溼。
此外,由於氣溫高、溼度大,露天的木質座椅,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雖然表面看似乾燥,但會向外散發潮溼之氣,容易誘發痔瘡和關節疾病,最好不要隨意坐在上面。
進入小暑後,除了酸梅湯,我們還可以適當多喝烏梅白糖三豆飲來解熱、祛溼、防上火。
做法:取黑豆、紅豆、綠豆各20克,藥用烏梅5~10顆,白糖2勺,添水淹過豆子三個指節,用砂鍋熬1.5~2小時。
煮好了以後可以當飲料喝,但豆子要少吃,防止脹氣。
注意:大便溏,或納呆,或日排便次數多,或消化不好,或腹脹腹痛,或舌苔厚,或陰雨天,風寒感冒時不適合用三豆飲。
除了飲水外,在我們的身體上還有三個“泉眼”,經常按揉,同樣有滋陰降火之功效。
正常出汗能散熱清火,而出汗太多則會傷氣傷陰,陰傷多了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
湧泉穴位於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
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會感覺熱得心煩,更容易情緒化。
這個時候大家不妨按摩自己的極泉穴。
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約3分鐘。
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覆操作5遍。
脾本身是運化水溼的,如果脾的運化受阻,體內的多餘水分就不能運出去。
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善助脾胃運化,專利水液輸布,利水除溼,調理三焦。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
點按本穴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來源:養生中國
編輯:趙遷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