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不只是滋補,古人留下的三句養生之言,學會了有益身心健康
現在很多人都注重養生,但是一談到養生,可能不少人就會想到中醫養生館,或者是市場上高價的補品,以此來療養和滋補自己的身體。
這種認知和做法,對不對暫且不論。我們不妨先看看古人是如何理解養生的。
古人認為養生有三個關鍵要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 氣 神”,並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
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
精氣神如果從哲學和傳統醫學層面來解釋,比較複雜。
我們只要知道它們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就可以了,養生就是固本培元,蓄養的就是精氣神三者。
精氣神三者不僅需要涵養,更是不可濫用。
在這一點,古人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一、精足不思淫
就是說一個人如果精力充足,就不要胡思亂想,要把精力用在自己專注的事情上,否則就會浪費精力。
為什麼有些人會感覺到身心俱疲啊?
就是因為自己不切實際的東西想得多了,慾望多了,精力耗費的快,自然也就會感覺疲憊,從而影響身心健康,不利於養生。
所以,佛家說:過往不戀,當下不迷,未來不懼。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動妄念,不要胡思亂想。
二、氣足不思食
氣就是指元氣,氣在道家思想中,是一種很玄的東西,萬物依氣而存在。
在武學上,我們也經常聽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
同樣的,在養生的過程中,養氣也很重要。
在《辟穀術》裡有食氣之法,所以氣足的人自然也就不會感覺到餓,也就不用考慮口舌之慾。
一箇中氣十足的人,本身的能量場很強,即便年齡很大,他也能聲如洪鐘,只要他身上的氣機散發出來,就會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受。
而且養氣功夫好的人,不容易受情緒左右,不動肝火,所以壽命都比較長。
三、神足不思睡
神在道家學說中指的是元神,主認知和識別。
我們通常所說的神,指的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神韻,它決定著我們的思想是否健康。
一個人的精神好,他的思維就比較敏捷,考慮事情的時候腦子轉得快,所以他們做起事來很有頭緒,也容易成功。
一個人精神充足,自然也就不會想著睡覺了。
恢復精神也不一定非得用睡的方法,比如佛家的坐禪,道家的打坐,都可以養神。
最後,從傳統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
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反之,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
所以,大家在養生的時候,不只是吃吃十全大補丸就完事,而是要注重精氣神的涵養,不要隨意損耗精氣神。
今天和大家聊了養生中的精氣神,希望能對大家的在養生上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