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文章熊二

編輯琪琪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孩子的獨立行為能力越來越強。從不會走路,不能自己吃飯,到孩子能夠做一些簡單的事:自己吃飯、穿衣等。孩子能力的提高,與之伴隨的本應該是家長雙手的解放,但許多家長的反應卻是,孩子越來越難帶了,這是為什麼呢?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第一:孩子難帶,難帶在哪裡?難就難在這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父母累

父母在承擔的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之餘,還要承擔養育孩子的重擔。嬰幼兒時期,孩子需要家長24小時的陪伴和看護,父母自然是十分辛勞。但是當孩子已經4、5歲了,家長依然放不開手,對於孩子事事親為。下班後也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所以不管對於精神上還是身體,都是不同程度的累。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第二方面:孩子鬧

有句話叫"孩子靜悄悄,定是在作妖"

孩子的鬧騰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是醒著,就能夠不定時的給家長帶來"驚喜"。以至於當家長面對安靜的孩子,也經不住去猜測是不是又在折騰什麼花樣了。

面對這些折騰,家長真是手忙腳亂,叫苦連天。

孩子越長大越難帶,其實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他們能夠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但是孩子在養成獨立人格的過程中,家長的"善意"的呵護卻影響了孩子的獨立能力的發展。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第二:是什麼導致孩子越長大越難帶?看看這些情況你家有沒有

1.孩子打算自己吃飯,但是媽媽擔心孩子吃得到處都是,就奪過孩子的勺子並喂孩子吃飯。

2.孩子想要自己做家務,孩子奶奶怕累著孩子,說"乖孫子,這事哪能讓你來"

3.孩子想參與家庭的會議,你們卻說,大人的事,小孩別插手。

以上的情況經常出現在一些家庭中。家長因為某些原因,無意中剝奪了孩子的鍛鍊機會。一是因為沒有人教會孩子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因為孩子的父母不願意放手,那麼孩子連最基本的鍛鍊機會也沒有得到。

於是就導致了惡性迴圈:

家長越是不放手,孩子就越不會做。孩子越不會做,家長就越沒有辦法放手。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因為一開始家長的過度付出,導致後面的付出越來越多。家長越來越累,孩子越來越鬧,孩子也就越來越難帶了。好在每個孩子的可塑性都很強,獨立能力還能培養。那麼孩子的獨立能力要如何培養呢?

第三: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1、讓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早上出門時,家長看著手錶,不停的催促孩子說"再不出門就要遲到了"。但是孩子依舊磨蹭,彷彿要遲到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在現實情況中,許多家長喜歡幫孩子把時間安排好,幾點出門,幾點吃飯。但是往往換來的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拉。比起為孩子操碎了新,家長不如讓孩子自己為自己的時間負責。

家長可以幫孩子買一隻他喜歡的時鐘,或者是定時器。讓孩子透過鐘錶,知道自己吃飯、上廁所要多久,掌握時間概念,知道自己要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而且沒有了父母的幫助,自己需要對自己做出的時間安排負責。就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孩子上學遲到、出門拖拉出現的情況了。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2、讓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空間

要讓孩子獨立,可以先從物質上的獨立開始。物質上的獨立,比如說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房間,與孩子分床睡;又或者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活動區。讓他養成獨立的空間意識:這是自己的空間,需要自己去管理。房間亂了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的佈置也可以讓孩子決定。當孩子擁有了對自己的空間決策和管理的權利,面對生活上的事情處理也會更果斷。

3、讓孩子自己鍛鍊

在生活的自理能力方面,孩子需要不斷的鍛鍊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積極的給孩子創造適合鍛鍊的條件。既要符合孩子的鍛鍊要求又要足夠安全。比如說,當你在廚房炒菜,孩子也在模仿並想要參與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幫忙剝菜或者是給孩子麵糰,讓他體驗。當孩子想要洗碗的時候,就給孩子準備安全的塑膠碗。這些就是給孩子積極的鍛鍊條件。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4、讓孩子自己決定

給孩子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利,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當家長想要帶孩子出門吃飯時,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吃飯的餐廳。當家長在給選擇興趣班的時候,要參考孩子的意願。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選擇了你想要的方向就要堅持下去,不能隨便更改。讓孩子經過仔細考慮,再做出決定。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家長選擇了肯德基,孩子卻想要吃麥當勞這樣的尷尬局面。讓孩子知道,做出了選擇就不能後悔。自己選擇的東西,不能輕易的放棄。孩子自己參與決策後,也更能對事情負責和堅持。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5、讓孩子"學會犯錯"

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權利,家長不應該剝奪。當孩子自己剛學會走路,還走不穩,不小心跌倒在地上,這是孩子犯錯的權利,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跌倒,總是扶著孩子走路,那孩子就無法掌握平衡感。當孩子選擇自己做家務,卻因為不小心把衣服打溼,這也是孩子犯錯的權利。家長應該在孩子去犯錯時,友好的對待孩子的錯誤。讓孩子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也能從錯誤中吸取經驗,為下一次的成果做準備。當孩子學會承認犯錯,那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認識進步了一大步。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不要每逢看見兒童受了一點點痛苦就去哀憐他們,或讓他們自己去憐憫自己。因為憐憫可以使他們的心理變脆弱,使他們遭受一點點輕微的傷害就支援不住。--- 洛克

這5個需要讓孩子養成的好習慣,從表面上看是對孩子的要求,從另一個方面在要求著家長,讓家長學著去對孩子放手,不再事事參與孩子的生活。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未被髮掘的寶藏。相信孩子,學會放手,讓他們擁有獨立鍛鍊的能力,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孩子這份寶藏,也會在生活一次次的磨練中,慢慢綻放光芒,最後給家長和一份驚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06 字。

轉載請註明: 育兒也能很輕鬆,讓孩子養成六個行為好習慣,媽媽帶娃事情少一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