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常見的一些養育錯誤,你家有嗎?
小朋友塗鴉時,一些大人會對孩子說:“你不懂,我教你”,教孩子如何畫出跟物體相似的圖案,而不是鼓勵孩子自由塗鴉。
小朋友捏橡皮泥時,一些大人會對孩子說:“要先搓一個圓,黏上短小的四肢,這才是小動物”,你怎麼知道孩子不是在捏一隻遠古生物呢?
小朋友堆城堡時,一些大人會說:“那不像城堡”,繼而教孩子如何堆得像,你怎麼知道未來的城堡就跟現在的一模一樣呢?
小朋友握筆寫字時,有些孩子會用左手抓筆,一些大人總會糾正孩子,讓他們用右手握筆。
小朋友講故事時,有時會講到男孩子穿裙子,一些大人會糾正孩子:“不對,男孩子不會穿裙子”……
所以,孩子玩耍時,父母們儘量別“太聰明”。
在“聰明”父母面前,孩子們會丟失什麼寶貴東西?
寶寶們天生的探索力和想象力是很優秀的,2015年,《科學》雜誌透過研究發現,寶寶們天生就是一個個小小科學家,他們會主動探索外界、反覆嘗試,以找到問題的答案為最終目的。例如一個寶寶躺在嬰兒床上,如果他面前出現了一個搖晃的小熊玩偶,他會伸出小手反覆抓捏,甚至放進嘴巴里“品嚐”。這不就是科學家們具備的優秀素質嗎?
但很多家庭看似盡責的“教導”,慢慢地侵襲孩子的探索力與想象力。例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對寶寶說:“小熊玩偶只能用手玩”,這樣的“教”似乎沒錯,但遺憾的就是會把孩子對小熊玩偶的想象力限制在“用手玩”上面了,而不會有更多的。
隨著孩子們被“教”得越多,孩子們天生優秀的探索力和想象力會越來越差。這常常是因為,父母們的教導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那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沒有別的了。有研究者曾經讓一群大學生和小朋友玩猜測遊戲,結果讓人驚訝,大學生的成績竟然比小朋友差很多!那是因為孩子們接受“教”的經歷比大學生少。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
很多父母應該聽說過愛迪生孵雞蛋的故事。如果孩子說:“我想幫母雞孵雞蛋”,不少爸爸媽媽可能會下意識地給孩子潑冷水:“別傻了,雞蛋會被你壓扁的”,“母雞會啄你的”,“你沒有羽毛,孵不了雞蛋”……倘若愛迪生的父母事事“教導”,想必愛迪生也不會成為偉大的科學家了。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曾經說過:讓孩子獨立思考,當他無法前進時,請給予指導,不要給予答案。具體地,父母們應該怎麼做?
1、給孩子建立探索、嘗試的榜樣;
2、孩子擁有嘗試的時間和機會,而不是父母一下子就幫忙;
3、及時讚揚孩子在探索方面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