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優良的孩子”心裡充滿了“成就感”,使他們自覺做功課
嗨,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是你們的小可愛。
有許多的母親,對於孩子不停地問這問那嫌煩,於是乾脆不理不睬。可能對媽媽而言,工作和家務教人忙得不可開交,已經沒有多餘的心力再陪伴孩子了,但是,希望媽媽們無論如何還是要抽出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小孩。當孩子從圖畫書中,找出自己所認得的小動物,而向僚說:“狂汪、眯咪”時,只要你附和著他說:“哦!這是狂汪,這是秘密。”孩子就會了解到“自己所關心的事情,媽媽也一樣地關心著”,心裡頭就會很踏實了。
例如,當孩子拿著筆在紙上塗著沒有人看得懂的圖畫,或者故意爬得很高以引趣母彰的注意時,希望你能對他說,“寶寶,這是什麼畫呀?”或者“喲!寶寶變得好高哦!”無論您怎麼說都可以,只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對孩子的行動,一定要有表示。”不管是在任何場合,最好能讓孩子嘗試使用自己的能力,當他順利達到目的時,母親也要陪著孩子一起高興。孩子在嘗試“能力感”之後,會對自己充滿信心,長久下去,便能養成主動自覺的習慣了。不只是能力感,對於主動自覺另一要素的自立心,也要加以培養才好。
如果母親只顧著觀賞電視節目,還經常罵孩子說:“討厭,煩死人!”,或者只顧著與鄰居談話,對孩子心不在焉,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與人說話,產生自閉的傾向。相信有不少的母親,當你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做出精心烹調的佳餚時,如果丈夫及孩子吃了之後,一直誇獎說好吃,並稱贊你的烹飪技術大有進步,你的心中一定會有:“好吧!以後再做更好吃的菜給丈夫和孩子吃!”的想法,反之,如果你用心良苦好不容易才做出的菜餚,丈夫和孩子吃了之後,卻沒有絲毫反應,或者將它批評得一無是處時,那麼今後你做菜的熱情會消失無蹤。同理,若你不理會孩子,就等於是在澆他冷水了。
中國人始終保持一個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認為只有讀書才有出息。因此,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夠透過重重考試,躍入大學之門,有不少的母親,打從孩子一進入小學開始,便成天逼著孩子做功課,只操心孩子成績的好壞,並以此來評斷孩子的聰明與否。在這種心態下,自然會使得那些“成績優良的孩子”受到父母師長的喜愛,心裡充滿了“成就感”,促使他們願意主動自覺的做功課。可是,對於其他“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來說,就會失去父母師長的信任賞識,沒有體會“成就感”的機會,久而久之將會使得孩子對於任何方面都失去主動自覺的意願。
好了,喜歡的關注我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