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訓教育:對於“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家長要這麼做

最近,卓訓教育發現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在家時就像一個小霸王,什麼都是他說了算,經常指揮這個指揮那個,有一點不順著他,他就會大喊小叫,發脾氣。

但是到了外面,卻像個打了霜的茄子,瞬間蔫了,畏縮地躲在大人身後,連個招呼都不敢打。平時在家裡耀武揚威的那個勁,也不知道上哪去了。

在家是個小霸王,出門秒變慫,前後反差太大了,孩子就像個“兩面派”, 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不已。

卓訓教育:對於“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家長要這麼做

事實上,類似的事情有很多,不少家長都說自家孩子在家很強勢,然而在外邊卻溫順地如同小綿羊。其實孩子之所以會有這些表現,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造成的。

現在家庭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家裡人特別寵他,不讓他幹這個,不讓他做這個,孩子稍微有些犯錯,爸媽稍微有一點責罵,爺爺奶奶就會趕緊上前,去責備父母。

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是導致孩子家裡橫的原因。而到了外邊,孩子有了家長的保護就會肆無忌憚,但一沒有家長在身邊就會很慫。孩子安全感缺失,再加上沒有家人撐腰,就很容易變成所謂的慫。

其實無論是在家裡橫還是在外邊慫對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利的,那麼當孩子出現在家裡橫,外邊慫的時候,當家長的該怎麼做呢?

卓訓教育:對於“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家長要這麼做

1、給孩子設立明確的界限

我們可以培養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中,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

同時,對孩子的需求可以選擇性地滿足,並設定一定的界限。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以他為中心,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滿足的。

真正的愛,不僅僅是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恰當的批評、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敦促。

2、增加孩子社交的機會

家長要給孩子多創造一些和同齡人玩耍和接觸的機會,讓孩子經歷一些事情。隨著經驗的增加,孩子在與人的接觸下能夠意識到和改變的,在不斷地相處中總結和反思,改變懦弱的狀態。環境的體驗和見識的積累,都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大膽,在公共場所不再膽怯。

卓訓教育:對於“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家長要這麼做

3、及時與孩子交流

交流是父母瞭解孩子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家長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平等地交流,才能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此時,家長應該對孩子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及時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家長對自己的愛,這樣才能讓孩子更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一切,也有利於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

4、教會孩子表達和發洩情緒

其實有的孩子哭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透過哭鬧來發洩,久而久之,當他們發現哭鬧還挺好用時,就會一直使用。

在教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前,先要讓他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情緒是一個很抽象的存在,孩子不容易理解,家長可以“把情緒具體化”,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情緒,並教會他面對這種情緒時應該怎麼做。

孩子身上,反映的是家長的言行舉止,你的所作所為都在影響著孩子。家長不寵溺、不過多幹預,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19 字。

轉載請註明: 卓訓教育:對於“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家長要這麼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