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手機,這是很多家長心中的一個“痛點”,認為手機“百害而無一利”,從各個角度來講,手機對孩子成長都是壞影響。像什麼影響視力、影響學習、上網成癮、玩遊戲充值等等,每個家長都能羅列一大堆。
可是面對手機,家長“一刀切”的禁止方法,真的就能阻止孩子不玩手機嗎?各位父母都是過來人,想一想當初我們父母,禁止我們玩遊戲,禁止我們去網咖,真的就管控住了嗎?
在網上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不給孩子玩手機,於是有的孩子偷偷自己攢錢買,也有的跑到手機體驗店玩,還有的找同學要別人不用的,總之你想方設法阻止孩子,相反孩子總能找到辦法,而且這種不受控制得“瘋玩”,會更容易影響孩子狀態。
那麼我覺得,與其禁止逼著孩子私下偷偷玩,不如合理地控制在你的掌控之中!
說起孩子的自覺性,不少家長都要站出來“吐槽了”,這種東西孩子怎麼可能會有?讓孩子自己自覺,無疑是異想天開!
實際上,我也是比較認同這個觀點,有的孩子是初步具備一定的自覺性, 但面對更強的誘惑時,還是不容易抵擋。但我說得“自覺”,並非完全信任孩子,而是有條件的。
例如說,孩子學習了一天,終究把所有的學習任務都完成了,而且作業寫完了,你佈置的額外功課也都完成了,這個時候孩子提出來,說想要玩一會手機,我的建議是給孩子玩一會!
但是有個前提,這個前提是隻能夠玩30或者40分鐘,家長要和孩子商量好,讓孩子去遵守這個約定。如果說好幾次,孩子到了點能夠自覺上交手機,那我覺得這個自覺性已經慢慢培養出來了。
這種自覺性,更多的是在家長的監督下,給孩子養成了一種行為習慣,到了時間點,不管是孩子是迫於父母的壓力,還是真的自覺遵守,總之孩子已經有了規則意識,願意遵守你制定的規則。
這是我覺得,在孩子真正形成自控能力之前,比較好的管理方法,控制著孩子玩手機的時長,有限度地讓孩子玩手機,孩子沒有壓迫感,家長也不用處處提防。
這樣一來,既規避了孩子私下不受控制自己瘋玩,也讓家長有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使用手機習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行為習慣養成不容小覷。在控制孩子玩手機之前,父母也應該審視下自己的行為。
就例如有的父母,平時約束孩子不能夠玩手機,對學習不好,對視力不好,可是前腳剛說完,後腳自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影片,那麼你的這句話孩子能聽進去多少?
“言傳比不上身教”,父母想要孩子養成好的使用手機修幹,先從自身改變。一個是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另一個是說到了就要做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從來沒有說到點了,讓孩子立馬停下來,你不要學習了,反而總覺得孩子可以再學習一會。而等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總覺得孩子玩得太久了,不會說讓孩子再多玩一會,還會提前停掉孩子的手機。
這種前後鮮明對比下,孩子內心會產生抗拒感,覺得父母“雙標”得厲害,所以說父母答應了孩子學習多久就是多久,可以玩手機的時間是多少就是多少,有了“契約精神”,孩子才能去信服父母的話。
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陪著孩子去到戶外做做運動,例如博物館,動物園等等。這樣既增長了孩子的見識,開闊了眼界,還可以減弱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性。
曾看到過一篇報道留守兒童因沉迷手機輟學的文章,裡面曾多次提到,很多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再加上面對郵寄誘惑無人看管,所以導致手機上癮。因此可見,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使用手機的影響。
為什麼說不要禁止孩子玩手機?一個是沒辦法完全控制住,還有可能將孩子逼向對立面,另一個是堵不如疏,把孩子玩手機控制在家長的監督範圍內,有利於家長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