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冬至”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陰氣衰,陽氣起,地下的泉水開始萌動,是冬去春來的標誌。但在天文意義上,“冬至”卻表示嚴冬應時而至。這是因為從“冬至”開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熱量要比吸收的熱量多,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降至最少,天氣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說。
民間認為,“氣始於‘冬至’”,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
羅澍偉建議,進補時應注意“養腎防寒”,多吃些溫補助陽、強腎壯骨、養陰益氣的食物,如羊肉、山藥、蓮子、大棗等,以增加熱量。為適應寒冬“萬物休整,陽氣內藏”的規律,宜遵循“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以養精蓄銳。午休後陽氣旺盛,是運動養生最佳時刻,但強度要適中,以微微出汗為原則。“冬至”養生,重在養心,要安身靜體,樂觀暢達,不為瑣事勞心傷神,以防早衰,保持旺盛精力,方可益壽延年。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