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最壞的“拆臺教育”,讓孩子的成長走盡了彎路

由 濮陽南煙 釋出於 健康

有一種“拆臺”教育,存在大多數家庭中:


媽媽批評,爸爸護短。

父母管教,老人寵溺。


而處於“依從”階段孩子,“迷信”任何長輩,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


假如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孩子會很自然地傾向於保護他們的一方,而不去判斷觀點的正確與否。


久而久之,會衍生出很多問題。


有位媽媽希望兒子學拉丁,覺得這樣能讓孩子更有氣質。


而爸爸覺得男孩子學拉丁是娘娘腔的表現,他希望孩子去學打籃球。


有一次,媽媽帶孩子去學拉丁,回來以後,爸爸大發雷霆,跟媽媽吵得不可開交。


從此以後,孩子便學會了“躲避學習”。


只要媽媽讓他去上某個課,他就告訴爸爸,目的是為了叫爸爸趕快去罵媽媽。


父母的教育目的一致,但引領方向不同,教育過程中,是互相“拆臺”而不是“搭臺”。


不僅沒讓孩子學到任何一項本領,反而讓他學會了逃避學習。


心理學中有一個神奇的“手錶定律”:


人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那個人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試想,父母在育兒問題上總是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孩子就會成為彼此拉鋸的工具,教育結果變成了摸魚。

這樣的教育,只會讓孩子走更多彎路。


尤其家裡老人再摻雜進來的話,情況會更復雜。


前段時間,一位奶奶在微頭條發文抱怨說:給兒媳提建議,對方執意不聽。


奶奶說孫子去幼兒園快半年了,經常生病。她每天看幼兒園監控,發現孩子吃飯太慢,估計吃著吃著飯就涼了,午休時也經常翻來覆去睡不著。


奶奶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免疫力,覺得反正幼兒園也學不了多少東西,還不如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就提前將孩子接回家休息。


可媳婦說,孩子上學總有個適應的過程,不能從小養成不上學的壞習慣,而且還影響學習。


被拒絕後,奶奶又心疼孩子又堵心,只好寫出來發洩情緒。

可評論中,網友卻大多是說奶奶太溺愛,應該把教育權給媽媽,分清界限比較好。

隔代教育的對錯,暫且不談。


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大人的教育思想不統一,負面作用會直接投射在孩子身上。


好的家庭教育,要保持統一的教育觀念和分工明確的教育內容。


家庭教育的出口一致,孩子的思維入口才會順暢。


家長不“拆臺”,孩子少走彎路。

教育矛盾不斷的家庭,害慘孩子

那些教育矛盾不斷的家庭,會導致什麼問題?


最直接的三個影響。


1、容易導致孩子是非不分,錯失本該在成長階段學會的技能。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裡,孫金洋父母在育兒上存在很大分歧,媽媽認為孩子應該有自理能力,比如學會穿衣服、洗襪子這些小事。

但爸爸完全不同意媽媽的想法,他認為孩子還小,有些事情做不好,應該大人多幫忙。

還覺得小學階段不該有太重的學習任務,休息比學習更重要。


當媽媽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時,爸爸總是代勞,幫孩子穿衣服、洗漱、繫鞋帶是常有的事。


並且,不管孩子當天作業是否寫完,他都要求其到點上床睡覺。


於是,孩子惰性越來越嚴重。


在節目中比賽給爸爸繫鞋帶,10歲的孫金洋還不如比自己小4歲的小朋友,即使媽媽蹲下示範,他也只是比劃一下就放棄了。

而且,他平時學習也比較拖拉,成績也不好。


當父母教的不是同一個理時,孩子分不清對錯,只憑著感覺進行選擇。


要麼,喜歡親近誰,就選擇聽誰的;

要麼,誰的建議讓自己感覺舒服,就選擇誰。


當然,最容易的選擇結果便是偷懶。


不論是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學習習慣和行為,都會產生不可彌補的影響。


2、容易導致孩子形成“雙面性格”,對人陽奉陰違。


《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爸媽對她的教育是兩個極端。


媽媽對她極其嚴格、事無鉅細,而爸爸是什麼都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行。


表面上齊爸爸什麼都聽媽媽的,達到了一種動態的平衡,但實際上,他並不是真的認同齊媽媽,而是懶得爭辯,也總以工作忙的理由不操心家庭,習慣了逃避和溝通。


久而久之,齊明月在控制式媽媽和忽略式爸爸的教育方式下,從一個乖乖女開始變得叛逆。


在高考這麼重要的事情上,齊明月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只為了不上媽媽選擇的但她自己不喜歡的政法大學。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必須跟母親對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親和父親對“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們看來也會是暴力、強制,是對他自由、慾望的踐踏。這樣就會養成孩子任性、不講理的惡習。


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卻不面對、不溝通,一方強勢一方憋著氣不管,造成“貌似一致”的假象,對孩子的傷害比明面上的不同更大。


孩子表面上順從了一方,又屈服了另一方,但內心卻埋下了懷疑和不甘的種子,對兩人誰都不信。


父母雙方在孩子心中正確、可靠的形象會崩塌,極易讓孩子心理留下陰影。


3、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缺乏安全感。


總是目睹父母吵架或者沉默賭氣的孩子,內心會變得敏感,容易產生自責,覺得是自己引發了父母的爭吵。


也會變得缺乏自信,遇到問題時,不敢根據自己的真實意願做選擇。


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格瑞思指出:


家庭中兩套對立的規則,對於形塑孩子的行為、價值觀等有相當大的障礙,未來人格發展也可能缺乏統整性,不利於情緒及人際的發展。


孩子連在家裡都要經常面對對立的場景的話,那到了學校,長大後到了社會上,更是容易成為選擇困難症,人云亦云,沒有主見和立場。


時間長了,大家都會覺得他不屬於自己的隊伍,開始排斥他。


人際關係不好,會進一步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產生內心衝突。

出現教育分歧時,要注意這幾點

孩子的眼睛就像透視鏡,分分鐘照出問題中的裂痕。


當家人對教育孩子產生意見不同,已經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時,千萬要引起重視。


出現教育分歧時,要注意這幾點:


1、私底下多溝通,找個平衡點。


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不同,對於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觀點很正常,需要透過交流去磨合。


既要真實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要允許對方有不同的意見,多考慮對方感受,求大同存小異。


要看得見彼此都是為了孩子好的心,就事論事,別因為情緒上爭個半天,問題沒解決,還又把負面情緒發洩給了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更不能因為思想不一致,一方就直接放棄,處於缺位狀態,而要統一戰線,共同應對。


一起研究孩子存在的問題或者需要提升的地方,先在孩子的性格和品質培養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有了教育觀念的統一,才能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孩子學習或者其他方面的教育目標。


而無論確定哪個方向,在實施的過程中,都要更多關注孩子的興趣和反應,而不是父母自己的喜好。


透過坦誠面對、冷靜分析,捋出育兒方向,然後用共同的態度面對孩子。


2、全家人要互相配合,前後原則要一致。


一家人要保持規則的同一性,學著互相補臺。


一邊媽媽要孩子刷牙再睡,一邊爸爸答應“太困了可以免去洗漱”。

一邊媽媽要求孩子自己吃飯,一邊奶奶又非要餵飯。


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其中一方批評教育孩子時,另一方不要袒護,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而應該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對於同一個原則,一定要有連貫性,前後要一致。


不能高興時將孩子捧起來,不開心了又拿孩子出氣。


作為娛樂圈的模範夫妻黃磊和孫莉就是如此,日常都是很用心地教導孩子,將多多培養的琴棋書畫樣樣優秀。


但當兩個人在教育問題上時即使有爭執也不會當著孩子的面,而是會商量好之後做出一致的教育方法。


女兒犯錯誤時他們會一塊兒說,當女兒表現好時他們就一起表揚。這樣既保全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讓孩子沒空子可鑽,又能在內心感受父母之間的愛,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在孩子面前,家人發聲一致,孩子才不會迷惑,這才是教育好的開端。


在制訂家庭的一些規則時,可以請孩子也參與進來,一起討論達成共識。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也要做到。


家庭教育步調一致,長輩心情順暢,孩子欣然接受,才是最好的育兒狀態。


最好的教育是“搭臺”,最壞的教育是“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