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拉封丹曾經寫過一則寓言:南方和北風想比較一下誰更厲害,於是他們就定下規矩,看誰可以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誰就更厲害。
北風用力的吹,刺骨的風讓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緊。南風慢慢的吹,頓時感覺風和日麗,行人覺得身上暖洋洋的,於是就脫掉了大衣。這場比賽南風勝利。這就是著名的“南風效應”。
實際上,“南風效應”適用於很多人際交往的場合,實踐證明,人們對不具備攻擊性的勸服方式更容易接受。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北風”的方法如同“棍棒教育”,“南風”的方法如同“賞識教育。”
不可否認,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都是出於愛,但是不同的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溫暖勝於嚴寒,父母要學會“智愛”,即不要感情用事,用智慧的方式方法去愛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北風”VS “南風”我們也許對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孩子偷拿小賣部的零食,有的家長就會跟蹤孩子,來到到店裡直接抓住孩子的手,當場打罵他:“你為什麼要偷偷地拿店裡的東西?我今天打疼你就是讓你長記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拿了?”然而越是這樣,孩子就越會產生叛逆心理,屢教不改,甚至會為了忤逆家長做出更惡劣的事情。
然而,有的家長則是先把錢還給小賣部的店主,回家後跟孩子說:“今天我們沒有晚飯吃了”。孩子問為什麼?家長說:“因為今天的錢拿去給你買零食了”。孩子一陣不解:“那零食在哪呢?”家長說:“已經在你肚子裡了”。孩子聽完後感到一陣羞愧,不好意思地低頭說:“媽媽,我錯了”。然後,家長才帶著孩子去向店主賠禮道歉。
也經常有人說:對於熊孩子,打一頓就好了,你現在不打,以後讓社會教他做人就晚了。那麼對於熊孩子,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有效?下面這位家長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表率。
一位熊孩子在電梯裡惡作劇小便,使得氣味燻人。後來,住戶們在電梯的監控攝像頭裡發現了這個熊孩子。他的媽媽隨後在業主群裡表態:首先發出孩子手寫的道歉信,再承諾會處罰孩子打掃電梯一個月。在之後,鄰居們也看到了孩子認真打掃的樣子,紛紛為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點贊。
李玫瑾老師說:有一種人脾氣暴躁、容易激動,還有一種人平和大度,前一種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虧欠的,後一種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到位的。
孩子犯錯就打一頓是“懶父母”的表現,只顧自己發洩一通脾氣,全然不顧孩子的感受,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變得跟父母一樣脾氣暴躁。別總說孩子講不聽,是父母沒耐心與孩子溝通,並且溝通的方式不對!
▲用棍棒教育方法,只會讓孩子更反感中國有句俗語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有一句是“不打不成才”。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棍棒教育往往給孩子的不只是身體上的皮肉傷,還給心理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完全統計,有超過3億的孩子在3-5歲最頑皮的階段遭到過父母的打,七成的孩子都曾被父母大聲呵斥。從小就這樣被對待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遺棄感、恐懼感、逆反心理以及仇恨心理等。
1)拒絕溝通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常常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什麼事都不願高速父母,拒絕與父母溝通。這時候的父母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無力感,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都沒有,所以就開始砸門,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封閉自己的內心。
2)感情疏遠
當孩子長大了,很多家長就會喜歡回憶孩子的小時候,想著我家孩子明明小時候那麼乖巧可愛,怎麼現在跟自己都不親近了,有時候想抱一抱孩子,他就很抗拒。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他和你感情疏遠了,很可能就是你的拳頭和巴掌把他推遠的。
3)逃避問題
孩子犯錯了,只會打罵孩子的父母其實也是在逃避問題,逃避自己的教育缺失問題,逃避溝通不善問題,以為打孩子一頓,他知道痛了就不會再犯了。嬰兒時期的孩子摸到燙的東西,覺得痛了就不敢再去碰了,但是長大後的孩子,父母不明確告訴他某件事情的危害性有多大,他由於逆反心理偏要和父母對著幹,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俄羅斯思想家別林斯基說過:“幼兒的心靈最容易受到各種印象的影響,甚至最輕微印象的影響……常常受到強烈的懲罰而變得粗暴的人,會殘忍起來,冷酷起來,不知羞恥,於是連任何懲罰對於他都很快變得無效了。”
▲ 用賞識教育方法,會讓孩子如坐春風“如坐春風”,出自朱熹的《伊洛淵源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風的吹拂一般。
賞識教育便是如此,它是愛的教育,也是人性化的教育,沒有哪個孩子不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賞識不是盲目誇讚和溺愛孩子,而是善於發現和發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是一種春風化雨般的力量,幫助孩子茁壯成長。
1)言傳身教
李玫瑾老師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容易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家長的所做所為會深刻影響孩子的品德和言行。家長要在平時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規範。
2)賞識孩子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加鼓勵,而是信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之處,寬容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既要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也要適當提醒,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同時父母要注意,不要只是說“孩子你真棒!”“孩子要繼續加油!”之類的話,而是要在具體的小事和具體的目標上鼓勵孩子。
3)讓孩子感覺到被需要
很多孩子做出叛逆、出格的行為,無非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為什麼很多孩子動不動的就離家出走,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是不是討厭自己,是不是不需要自己。有這種想法的孩子往往都是平時缺少父母的關心和照顧,唯一的關心就是在犯錯的時候打罵他們。所以,要多關心孩子,讓他感覺到自己被需要,只有在被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會知道怎樣去愛別人。
你們認為打罵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有用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們認為寬容重要還是嚴厲重要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