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毀”掉你家孩子很簡單:讓他一直“宅”在家就行了
本文編輯|旋妮
審稿主任|探長
(共193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宅”是現如今很多年輕人的常態,宅在家裡,不去與外界交流,沉迷於自我的世界,看似是追求獨立化,但這種“宅”卻很容易讓自己脫離社會。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享受起了宅家的生活,不僅自己宅家,也讓孩子一起宅在家裡玩兒,看手機或者寫作業。
而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通訊越來越方便,還會有專門的外賣派送上門,所以宅在家的生活似乎是越來越愜意了。
但是整天宅在家裡真的好嗎?
年輕人宅在家的時間一久,不僅語言交流能力降低,而且身體很容易生病,更別說是孩子了。如果說長時間的讓孩子宅在家的話,那很有可能會毀掉孩子的聰明,父母要引起重視。
之前一段時間非常火爆的電視劇《小捨得》當中,子悠的情況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子悠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學習成績優秀,次次都是考試的第1第2名。但是子悠的課外生活卻也非常的單調,他每天回到家就是開始寫作業做卷子,還有去不完的補習班。
原本子悠還有一點放鬆的時間,可以踢踢自己最喜歡的足球,但是之後子悠的媽媽步步緊逼,讓孩子這最後的一點兒興趣愛好也都統統失去了。
子悠由於每天就是宅在家裡寫作業,最後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為了讓自己有更加快樂的童年,子悠幻想出來了一個長相和自己十分相似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至於有一次在考場上,子悠像瘋了一樣把試卷給撕掉。
原本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想法,但卻被母親的條條框框束縛住了。不讓做這個不讓做那個,宅在家裡寫作業,事事都以成績論事,孩子的童年可以說就如同噩夢一般。
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自己願意待在家裡看電視玩玩具也挺好,這樣不就更加安全了嗎,自己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的。但其實,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一直“宅”在家就行了。
因為長時間地讓孩子待在家裡,每天的生活就是學校和家兩點一線,那麼孩子的精神世界無法得到滿足,腦部神經沒有一個積極的刺激反饋,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影響腦部發育,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
為什麼說孩子長時間的宅在家裡會“毀掉”他的聰明呢?主要是因為這幾大原因。
孩子長時間宅在家,容易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大多數的孩子長時間的宅在家裡,不是打遊戲,就是看電視,然而這兩樣都是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沒有幫助的。
如果說孩子每天的生活日常就是打遊戲或者是看電視的話,那麼他們的專注力還會受到嚴重影響,這些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三心二意。
而一個人如果說沒有專注力的話,那對於學習以及以後的生活都是不利的,未來的發展也令人堪憂,所以不能夠讓孩子長時間的宅在家裡。
孩子長時間的宅在家裡,容易影響其大腦的發育
經常帶著孩子到外面走一走,玩一玩,孩子能夠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同時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會更加迅速。
因為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是有在切身體會的,所以他們的大腦會飛速運轉,思維也越來越靈活。
但是如果說家長長時間的讓孩子宅在家裡的話,那麼這些孩子大多反應速度極慢,思考的不夠迅速,從而也會影響他們日常的生活以及學習。
孩子的童年,本應該是和大自然一同成長,奔跑,長大,放飛自我的。
看看綠葉的紋路,聽聽大海的聲音,感受空氣的味道。
但現如今的家長,卻讓孩子被考試,成績,比賽等等壓的喘不過來氣,他們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自己這樣學習的意義在哪裡,所以越來越的孩子心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家長不妨多帶著孩子外出走走,讓他們放鬆下來,拋開所有的壓力,看看世界的美好,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對孩子的生活以及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
帶孩子走出家門,才能見識到天地的遼闊
能夠讓孩子更懂得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也有很多,並非只有電視,遊戲和學習。
如果長時間的讓孩子宅在家裡,只會讓他們的思維固定化,成為井底之蛙,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
但如果常帶孩子外出走走,讓他們多感受自然界的美好,那麼反而對孩子的感性思維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會發現,多帶孩子出去看看,以後他們的寫作水平以及邏輯能力等都會有更強的表現。
保護孩子的視力
孩子平時常出門走走,可以有效的避免部分孩子出現用眼過度的情況。
因為孩子在戶外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一直盯著螢幕,而且其眼睛一直在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接受強光的刺激,所以更有利於他們的眼部健康。
辣媽語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要緊盯著那兩個小時讓孩子去拼命的刷題,而是讓他們運動起來,去探索大自然的快樂。
家長不妨換種思路,在空閒時間,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旅旅遊,看看大自然的風景,讓孩子明白生活的意義,感受到每天的快樂。這樣他們才會有動力去好好學習,明白自己努力的目的以及方向,否則,讓孩子做再多的題,也是一隻井底之蛙。
家長們,你會經常帶孩子去戶外遊玩嗎?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