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jqfans)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
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
“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
“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
“整天像個小跟屁蟲似的跟在身後,趕也趕不走。”
“別的小朋友都落落大方,就他一見生人就躲......”
誠然,這些就是家長口中膽小內向孩子的種種表現,好像相比熊娃,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成為一個“慫孩子”。
但你們知道麼?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
1
懂得放手
不束縛孩子自由生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家庭中,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越來越多。
以至於家長几乎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導致孩子根本沒有成長的空間。
他第一次萌生探索大自然的念頭時,你以危險、不乾淨為理由勸阻了;
當他想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總怕打擊孩子自信心,然後幫他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就一直得不到成長,依附在父母的羽翼和光環之下。
想起小陶虹曾在節目中說過,女兒玩積木的一個事。
女兒小的時候,她發現孩子不太敢玩積木,一開始,她以為積木尺寸不對,然後換了大號積木。
心裡想著,這下應該能玩了吧,但孩子還是不願玩。
後來她才明白,是自己和徐崢都搭得太好了,讓女兒有一種挫敗感。
後面小陶虹特意搭歪,讓積木全倒了,那一刻,女兒眼睛裡閃爍出一種叫驚喜的亮光。
接連看到父母搭積木失敗後,女兒的積木都搭得特別好。
由此可見,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無所不能也不是個好事,適當示弱,才能激發孩子更大的挑戰欲。
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去嘗試、去試錯,讓他們積攢更大的能量,迎接更大的人生舞臺!
2
內向≠膽小
不要隨意給孩子定性
身邊總有這樣一群寶媽,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
當孩子見到親戚或鄰居時,總刻意讓娃叫人,一旦不叫,就開始怒其不爭:
“你這娃膽子也太小了吧,叫個人還能吃了你咋地”。
殊不知你的每一次刻意,都會讓孩子的信心縮減一點。
久而久之,孩子在內心也會將自己定性為膽小的人。
晨媽之前也總說蛋蛋內向膽小,因為每次讓他自己去接觸一些人和事之時,他就會畏畏縮縮,非拉著我陪他。
看得多了,我心裡愈發煩躁,就會很強硬地教育蛋蛋“男孩子要勇敢一點”“膽小的孩子不受歡迎”......
有一次說得重了,蛋蛋委屈地哭了,衝我嚷嚷“我就是膽小,反正你一直說我膽子小沒出息~”
那一刻,我才明白是自己操之過急了,也意識到自己的言語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了。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成長的節奏,我們一再加速,只會適得其反。
重點是內向不等於膽小,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讓他們慢慢來,我們只需要靜待花開!
3
父母保持心緒平和
不要動輒吼叫
知乎上有個話題,“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下面很多回答都讓人感同身受。
其中有個回答是說,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會成為“自閉、脾氣暴躁、膽小怯懦”的人。
深以為然,因為孩子的自信真的會在,家長的一次次吼叫中,消失殆盡,轉而以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變成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他們會一直在心中給自己定心裡預設:
我這麼笨,經常惹媽媽生氣,她一定不愛我了;
下次見人一定要打招呼,不然爸爸又要說我沒禮貌......
然而家長們,還要將孩子小心翼翼的模樣,歸結為內向、膽小,孩子們心中又是如何的委屈呢?
如果你想讓孩子們向陽而生,那麼就要給他們提供充足的土壤、養分和陽光,而不是讓他們一直生活在家長的吼叫聲中。
要知道,孩子是一粒種子,你給他們施什麼樣的肥料,他們也會隨之長出對應的枝幹和樹葉!
4
多鼓勵、信任孩子
一直覺得,唯有鼓勵和信任,才是養娃的終極武器。
因為被家長信任和鼓勵的孩子,才會更勇敢、更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任何風浪。
重要的一點,有了家長的鼓勵和信任,孩子們也會有足夠的底氣去追逐心中的夢想,成長更出色。
前不久網上出現一個話題“家長鼓勵式教育,到底有多重要”,說的就是楊迪父母的教育。
據楊迪透露,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直在默默支援他。
正是父母的鼓勵式教育,讓他打從心底裡認為自己足夠優秀,往自己想要方向和道路前進。
並一步步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可見,父母的鼓勵與信任,對於孩子是何其大的一種鼓舞與肯定,讓他們勇敢逐夢,綻放耀眼的光彩!
5
為人父母,最終極的任務不是培養自己想象中的孩子,而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陪伴的過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摸索和他們的相處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成為孩子們的成長助力。
希望每個父母都能不慌不忙、不驕不躁地陪著孩子慢慢成長!
讓孩子勇敢、自信、充滿朝氣地面對未來的一切!
很多父母都會忘記: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是一個人對於生命的渴望,藉助我們的身體來體驗這個世界。
而膽小不是天生的,大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我們無條件的愛,才是治癒孩子的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