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寶寶的出生,都給家庭來了莫大的快樂,伴隨著快樂的,還有新手媽媽們的不知所措!
由於新手媽媽們沒有經驗,加上剛出生的寶寶很多方面都很稚嫩,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護理時總是擔心一不留神傷害到寶寶。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新生兒問題的護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新生兒黃疸
黃疸是由於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導致代謝能力較差,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增高,引起的皮膚黏膜鞏膜黃染的現象,是新生兒很常見的一個問題。
大部分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開始在皮膚、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會呈現輕度的黃染,黃疸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黃疸,另一種是病理性黃疸。
通常,黃染在寶寶出生後一週到十天會自行消退,在此期間寶寶吃睡和生長情況均正常,大小便顏色正常,也無其它不適表現,且經檢查血表明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正常,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對寶寶健康一般無影響,不需進行特殊處理。
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了黃染現象,經檢測血清膽紅素不正常,寶寶手足心均出現黃染且遲遲不退,或稍退後又重現,寶寶嗜睡、不肯吃奶、哭鬧、甚至出現抽搐等症狀就是病理性黃疸,這種時候就需要去醫院進行治療。
關於寶寶黃疸的護理,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如果寶寶是早產兒,黃疸的消退通常情況下會慢一些,可能持續3周甚至更長一些,期間黃疸呈逐漸減輕傾向,一般視為情況良好。如果黃疸無明顯好轉,就需要及時就診了。
2、如果寶寶屬於完全配方奶粉餵養,出生2周後黃疸仍然明顯,應及時就診。
3、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出生1周後黃疸明顯或加深,但精神狀態好,吃奶正常,大便正常,體重增長良好,且透過檢查後未沒有異常,通常可以認為是母乳性黃疸。
一般情況下,母乳性黃疸不會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無需特殊處理,母乳性黃疸通常最遲生後4個月後可消退,如果情況嚴重,如黃疸程度過重等,建議去醫院,查明黃疸的真正原因。
二、新生兒溼疹
寶寶溼疹又叫奶癬,是新生兒護理方面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多出現在寶寶生後1~2月,最先出現在面部,後擴散至頸部、胸部等。
表現為:皮膚表明出現小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點,症狀較輕時,寶寶可能無明顯不適,嚴重時會轉變為小水泡,繼而滲出、結痂,甚至感染,寶寶會感到煩躁不安,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
輕度溼疹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及時給寶寶剪指甲,避免寶寶抓傷自己,洗澡時要給寶寶使用嬰兒專用潤膚露,衣服選用時選擇純棉衣物,儘量寬鬆些,同時要注意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容易加重溼疹程度。
三、新生兒吐奶
吐奶也是新生兒護理常見的問題之一,吐奶的原因有很多種:
通常情況下,餵乳次數過於頻繁、餵乳量過多、吃奶過急過快、配方奶濃度不當等都有可能引起寶寶吐奶。
如果寶寶吐奶嚴重,或是吐奶同時伴有其他異常,可能與疾病有關,應及時就醫診治。
解決吐奶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注意正確的衝奶方式和餵奶姿勢,同時記得在寶寶吃完奶後幫寶寶拍嗝。
(1)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餵奶時,要抱起寶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
(2)奶嘴一定要選擇最合適的奶嘴孔,避免因奶嘴太小容吸入空氣或太大寶寶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吐奶。
(3)喂完後不要立刻改變抱姿,也不要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側臥一會兒,再改為仰臥。喂完後記得幫寶寶拍個嗝,這樣不容易引起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