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大自然裡撒歡
黃楊昕悅,10歲,就讀於南昌豫章小學五年級,近日她在野外遊玩時發現兩億年前植物化石成了洪城裡一個大新聞。自然教育再度成為家長們關注的話題,孩子們對於大自然的洞察力也再次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
這期洪城裡,記者採訪了小昕悅的家長、老師以及從事自然教育的指導員,從他們的觀點裡面,我們可以重新來審視一些家長、老師都特別關心的話題:關於如何發掘孩子的興趣,除了算術拼音英語,孩子們還可以學習些什麼?自然教育應該怎樣開展?孩子們應該如何在大自然裡撒歡?這些才是一個10歲小孩發現化石帶來的新思考。
黃楊昕悅在鄱陽湖尋找化石。
黃楊昕悅發現的化石。
黃楊昕悅拍下的黑卷尾。
黃楊昕悅小時候創作的蓮蓬創意畫。
塗塗舉辦的戶外活動——尋找樹精靈。
發現化石的背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022年5月28日,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週六成為黃楊昕悅難忘的一天。這段時間,媽媽與女兒都迷上了觀鳥,聽說揚子洲可以看到各種鳥,媽媽楊楊便把這場“家庭旅行”的目的地安排在了揚子洲,上午10時許,窗外的雨已經停了,爸爸黃克力便開車帶著一家人出發。
一到揚子洲,不同鳥兒吸引了楊楊的注意,黃鸝、四聲杜鵑……各種鳥叫的聲音如同3D環繞,吸引著為了探尋自然前往的一家人。遠處林子裡不時傳出杜鵑鳥的叫聲,為了看得更遠,黃楊昕悅登上了路旁荒草中的一堆亂石,並朝石頭上看了一眼。就是這不經意的一瞥,她發現石頭上“拓印著”好看的植物殘片:有的三三兩兩交疊在一起,有的單獨而完整。“媽媽,你看我發現化石了。”女兒的一片驚呼引起媽媽的注意。
一開始楊楊還有一些不敢相信,在女兒指引下,楊楊找到這幾塊長滿“紋路”的石頭。因為之前有過了解,很快楊楊確定女兒真的發現了化石。等到撥通媒體電話,以及在專家確定下,這些植物的葉片或枝幹,被證實是來自約2億年前的中生代陸生植物化石,屬於裸子植物。這個重大發現讓黃楊昕悅欣喜不已。
回憶這一天經歷,很多細節都歷歷在目,孩子媽媽楊楊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第二次去揚子洲,去年那一次我們也是去觀察,但沒有想到這一次會發現化石。”發現化石這一天楊楊還記得發生過一個小插曲,因為太過關注鳥,女兒還踩到過兩次牛屎為此而感到氣憤,但是沒有想到就像是踩到牛屎運,後面有了發現化石這個事情。
回到故事的開始,還要從今年3月份的一次線上“動物課堂”說起。透過老師細緻的講解,黃楊昕悅喜歡上了鳥類的觀察,從此便不能自拔。在家上網課的空餘時間,她就喜歡帶著望遠鏡行走在小區裡面觀察不同的鳥,以及傾聽不同鳥的叫聲。“她現在懂的鳥的習性、叫聲都比我們瞭解得多。”黃爸爸感慨道。
在陪著孩子觀察的過程中,楊楊也瞭解了更多鳥類的知識。她說:“從前,以為小區裡履行免費‘叫醒服務’的除了麻雀就是珠頸斑鳩,現在還發現有白頭鵯、鵲鴝、金翅雀、烏鶇……”女兒對鳥的熱衷,也讓平時對鳥不感興趣的爸爸也變得敏感起來,一旦聽到什麼特別的鳥叫聲,便會錄下來再與女兒交流。關於在鳥類方面的知識,黃爸爸打趣道:“以前的我只認識鄱陽湖的四種鳥——白色的叫天鵝,灰色的叫大雁,小一點的叫野鴨,再小一點叫麻雀,其他都不認識。現在跟著孩子有了更多的認識,哪怕我們不知道的,她也會藉助網路從小程式上了解相關的知識。”
每個週末,楊楊會給家庭定製一個“家庭戶外旅行日”。楊楊擔任出行的總指導,黃克力則擔當家裡的車伕。“對於孩子的興趣我們還是支援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不經意地影響家長。”與其他家庭不太一樣的是,媽媽楊楊會更加註意孩子對自然的認識,一家人去過鄱陽湖觀鳥、梅嶺看流星、去過郊外抓昆蟲,這樣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在課堂之外開拓了視野。去年,楊楊帶著小昕悅參加一趟戶外閱讀課程,一堂化石知識的瞭解課為小昕悅成為“化石獵人”埋下伏筆。
帶著孩子去戶外是楊楊最喜歡的事情。在她看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是沒有圍牆的科普課堂。當前10歲的黃楊昕走過江西很多的山水。楊楊告訴記者,從小家裡給昕悅買的“玩具”就是望遠鏡、顯微鏡,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哪怕是在家煮個麵條,但是做菜的蔬菜都可以成為孩子創作的素材——夏天的蓮蓬變成舞女的“衣裙”,路邊撿起的石頭也可以成為繪畫作品。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楊楊發現了一部《植物王國》的紀錄片,在這部電影的影響下,小昕悅認識到了植物的美麗,她告訴媽媽:“我以後想要成為一名植物學家。”
楊楊是個“70後”媽媽,在孩子的培養上面,崇尚自然的她從小便會帶著孩子認識自然。楊楊發現周圍的父母也越來越重視孩子在自然興趣上的培養,這種“自然教育”也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與觀察力。
自從發現化石之後,黃楊昕悅也成了班裡的小紅人,這件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也極大地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在班主任萬偉看來,黃楊昕悅發現化石偶然的背後也存在某種必然。在孩子的觀察力培養的背後,其實本質上是一種深入學習的方法,好習慣的形成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培養。
走向戶外:感受生命
“雙減”之後,孩子有更多時間走向戶外,自然教育迎來發展契機。然而,當前我國自然教育發展尚存部分短板,跑偏之處亟待糾正。真正的自然教育應是怎樣的?“以自然環境為背景,以人類為媒介,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使兒童融入大自然,透過系統的手段,實現兒童對自然資訊的有效採集、整理、編織,形成社會生活有效邏輯思維的教育過程。”業內人士塗塗向記者介紹。
在自然教育中涉及科普環保、自然美學和自然精神等三個板塊,當前南昌市面上的自然教育主要是以“科普環保”性質知識講解為主。塗塗的戶外課程主要針對的是低年齡層的孩子,主要是教會他們認識世界。
只要是在戶外,無論是路邊的岩石還是天上掉下的雨都可以成為上課的內容。在塗塗看來,自然教育更像是一種“沉浸式”學習,讓孩子們透過體驗增加對自然的認識。“自然教育其實強調的是讓孩子們體驗學習,我們會設定一些遊戲環節,讓孩子們摸樹,開啟孩子的觸覺,讓孩子們觀察石頭的構造,理解地球演變的過程。”絕大多數的課程,基本上都是在戶外進行,觀察昆蟲、觀察雨滴。
塗塗認為,在對孩子的教育當中,心靈教育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透過對周圍植物的觀察,感受什麼是生命。當孩子看到枯萎的草,塗塗引入生命的概念,“死亡,就是再也沒有生命力。”對於生命的意義,在自然當中也有更多元的表達,塗塗會透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孩子們的思考,“其實低年齡層的小朋友並不理解生命的意義,這個就需要引入教師的講解,轉化為他們能夠理解的內容。”走進大自然,看到大片的樹木,塗塗會告訴孩子們“樹生命的意義是製造氧氣”。甚至遇到下雨天,塗塗也能透過生活裡面的場景將“水迴圈”道理講解給孩子們。
塗塗告訴記者,這樣的職業也被稱為“自然教育指導師”,在國外更為流行。自然教育本身的意義是帶孩子們走進生活、觀察生活,從生活裡面獲得認知。當前,在不少媽媽圈裡面,自然教育課程成為媽媽們爭相追逐的物件,然而當前由於市場上並沒有對自然教育形成考核的標準,現在關於自然教育的內容也魚龍混雜,大多數的家長透過朋友推薦或者自己的主觀進行篩選相應的課程。
因為是藝術專業出身,塗塗設計的相關課程活動主要是和美術相關,讓孩子們在自然裡面形成自己的審美。當前,付費自然教育已漸漸被家長接受,一節課價位在200元~300元不等,不論是學科培訓機構還是藝術培訓機構,都想進來分一杯羹。也有一些具備專業能力的教師招生上課。在塗塗看來,真正作為一個自然教育者,還需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等多方面專業知識,而當前營地教育也成為戶外教育的一個大熱門。另外,塗塗指出,這樣的戶外活動成為媽媽們的首選,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自然教育的過程中,媽媽與孩子也能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從而增進親子關係。
熱點話題: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
教育孩子歷來備受家長們的關注,當前,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已從德智體美勞向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擴充套件。姜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四年級,她對女兒的興趣進行了系統規劃:“三門主課培養,兩門藝術培養,一門體育發展,藝術選擇芭蕾舞和鋼琴,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堅持到現在。”在姜女士看來,興趣的培養並不是為了考級,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堅持的習慣,在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選擇過這樣的機構,期望讓孩子能夠較早接近自然。姜女士開始擔憂,自然教育現在呈現幼齡化趨勢。隨著自然教育的熱度增加,自然教育也無法立竿見影,“課內卷”極有可能延伸為“課外卷”,因為市場的興起,而引發參差不齊的教育機構加入。
從事閱讀教育培訓11年的謝瑩認為,孩童時期是人一生的寶貴時間,也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們要重視孩子的興趣培養,但更需要掌握方法。家長作為孩子的身邊人,會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引導他們閱讀的過程,就是透過很多問題,激發他們的思考,這種慣性形成其實就是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孩子找到興趣之後,與自然接觸過程中,家長輔佐適當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能夠收穫感受力和思辨能力。這樣的能力在當前尚且不會有顯現,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樣的優勢就會凸顯。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更像是一種裝備,讓孩子提高綜合學習能力,為未來打底。
南昌市豫章小學副校長杜子彥發現,當前“雙減”要把教育沉下去,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的人,在全面的方向中尋找其自己的方向。教育的價值觀是首要的,在正確的方向中尋找孩子們最喜歡的事物,鼓勵他們興趣的發展,在課堂之外的活動中發現亮點。當前學校大力提倡支援孩子們發展興趣小組,“雙減”政策後,校園興趣小組數量迎來翻倍,目前已經達到80多個,孩子們可以在各個興趣小組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黃楊昕悅在揚子洲發現植物化石後,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往參觀。杜副校長髮現一個特別的現象,當孩子們看到化石之後,便開始有了更多元的討論,有孩子說道:“我覺得這個是恐龍留下的爪印。”這一天的戶外體驗讓孩子們在自然裡面引發了新的思考,也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會感慨“發現這個化石的姐姐真的很厲害,為什麼我們就發現不了”。關於未來,杜副校長表示,“之後我們也想邀請黃楊昕悅在學校開一場小型論壇分享會,讓其他感興趣的同學參與。”
文/圖 趙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