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寶寶未來變得優秀,寶寶3歲之前這些事情要做好!
常言道,“三歲看大”,其實一點不假,是有一定依據的,因為0-3歲是寶寶大腦、性格、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作為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寶寶培養成為一個意志堅定、遇事能獨立解決,同時與別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擁有獨立創造力,自信,勇敢,樂觀,有愛心的人。
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瞭解3歲前寶寶的發育過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和教育寶寶。
一、爸爸媽媽需要關注寶寶3歲前的敏感期
家長們對孩子敏感期出現的一些行為誤認為是不好的,進行批評和指責,違背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感到痛苦並且可能會留下心理陰影。
1、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出現在寶寶出生後不久到一歲多一點。這個時期的寶寶,總是喜歡把手放到嘴巴里吃,而且吃手吃的津津有味。
在口腔敏感期裡,寶寶透過口腔認知世界,這個時候家長不要認為不乾淨而不斷地阻止孩子。有些寶寶沒有過好這個敏感期,進到幼兒園、小學以後還有吃手指和其他物品的習慣。
2、肢體敏感期
寶寶出現肢體敏感期時喜歡扔東西,去摳小洞洞,愛打人,對於寶寶而言,他們只是透過手臂練習動作。
3、物權意識敏感期
物權敏感期會出現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寶寶會經常說這個東西是“我的”,不願意與人分享,甚至是寶寶最親的人,也不願意進行分享。當寶寶出現這個時期時,家長們不要逼著孩子去分享,應該要理解孩子的行為。
二、三歲前儘量示範,不要總是“教”
三歲前是寶寶心智發育重要的時期,所謂的不教,也不是說去當甩手掌櫃,什麼事情都不管,而應該用身教的方式讓寶寶學會自己去探索。比如寶寶在玩玩具的時候,不要在一旁說這個該怎麼玩,哪個該怎麼玩,我們只需要說,“寶寶,看媽媽怎麼做”,然後在旁邊慢慢的進行演示。
之後,就讓他們自己去嘗試,不要打擾。當發現寶寶做錯了,不要急著給他們說錯了,不應該放這裡,應該怎麼做,怎麼弄?這樣不利於寶寶真正學到東西,而且寶寶的專注力也被破壞了。家長這個時候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讓他們進行自我調整。
三、不要把消極、負面的訊息傳遞給寶寶,培養寶寶相信自己
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給別人說他的不好。比如膽子小,挑食不愛吃飯,調皮搗蛋。其實這樣是暗示著他,他會朝著你期望的結果發展:他會越來越膽小,更加挑食。
三歲寶寶每天自己吃法,容易弄髒衣服,但是我們卻要對他說:“你真能幹,自己會吃飯”,這樣的心理暗示,寶寶慢慢就學會自己吃飯而且試著不會讓衣服弄髒,他自己會覺得能幹,每天努力的鞏固這種,自信心就會倍增。平時一套多做正面的鼓勵,善於發現寶寶的優點。
不要威脅寶寶“你這麼調皮,寶寶要把你丟了。”這樣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這是不良性格形成的開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持安靜一會,媽媽是很愛寶寶的!”一切傷害寶寶的話都儘量不要說。
四、遠離電視和手機等電子產品
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寶寶太調皮,不好帶,就讓寶寶看電視節目或動畫片,這樣省事省力。而3歲前寶寶正處於感知運動階段,主要透過摸,嗅,重複等多種方式認知周圍的環境和物品。如果長時間看電視,會引發視覺發育不良,阻礙寶寶認知和交流能力,同時研究表明寶寶長時間會讓腦部處於半休眠狀態,不利於大腦的發育。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家長應該讓寶寶遠離電視和手機等電子產品。
所以說,孩子三歲前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家長們只有瞭解這些,才能帶出越來越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