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劉穎琪)在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其中將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談及這一調整,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戰略中心執行主任王宏廣教授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此舉是加強科技部宏觀職能的必然選擇。
2016年1月,王宏廣教授在健康時報主辦的第九屆健康中國論壇,提出打造16萬億大健康產業發展格局等重要論斷
據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官網資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成立於1983年,主要負責參與有關生物技術政策的制定,承擔生物技術領域科技專案和生物資源的管理,以及促進資訊交流、產業發展、國際合作等工作。曾經參與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等重要檔案,組織實施國家863計劃生物技術領域、《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研究開發與產業化工作,參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籌建與管理工作。發起並組織“首屆國際生物經濟大會”。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生物技術、促進生物經濟。根據公開資訊顯示,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的前身為“中國生物工程開發中心”,在上世紀80年代獲批組建,為國家科委(科技部的前身)的直屬局級事業單位,任務是研究、提出發展中國生物工程技術的方針、政策、規劃和計劃;組織科技攻關,提供技術服務;開展國際合作、培訓人才等,一直為國家科委的下屬單位。
2003年更名為“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之後也一直由科技部管理,直至本輪機構改革調整。
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王宏廣一直擔任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第四任主任。
談到此次機構改革,王宏廣教授表示,“此舉是加強科技宏觀的必然選擇,我們堅決擁護、完全贊同!”他表示,“之前我們常在工作中提及,要重點抓跨學科、跨部門才能做成的事情,組織全國力量提高創新能力、提升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此次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一方面有利於有利於促進科技部集中力量抓宏觀、抓戰略、抓規劃、抓佈局;另一方面,專業的部門負責專業的事情,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有利於中國醫藥事業的發展。”
“國家發展生物經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醫藥是生物經濟裡面最重要的領域,所以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交給專業的部門去管理,更有利於生物技術與健康事業、產業的更好的結合,更有利於國際競爭中中國實力的提升。”王宏廣補充道,“此前存在一定的生物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此次改革調整科技經濟脫鉤的問題,是大勢所趨,將進一步加速科技和經濟的結合,既有利於醫藥科技與生物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也有利於科技管理部門集中力量抓大科技戰略、大方向,集中力量打破原始創新能力弱的瓶頸,切實步提高國家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