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帶孩子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小矛盾,有時候忍忍就過去了,但是很多時候家長都會忍無可忍,大聲的訓斥孩子,恐嚇孩子。帶孩子外出玩耍的時候,眼看著就中午該回家做飯了,可是孩子玩得正興奮,根本不願意回家,家長怎麼說都沒用,於是氣急的家長會直接說一句:“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啊”,然後頭也不回的就往前走,孩子一看媽媽走了,會特別害怕的扔掉手裡的玩具,邊哭邊追家長,撕心裂肺的喊著:“媽媽,你別走,你別走。”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其實這種賭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還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影響孩子的生命健康。前陣子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跟3歲的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到孩子叫“媽媽”的聲音了。

“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啊”媽媽賭氣離開,卻永遠地失去了孩子

事情是怎樣的呢?吳女士是一名全職媽媽,有一個3歲的兒子默默,每天都會帶孩子外出玩耍,不過隨著默默長大,吳女士發現默默的脾氣越來越“犟”,經常說話不算數,明明說好玩一個小時就回家,非得磨蹭到兩三個小時,讓吳女士特別生氣。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這天傍晚吃完飯,吳女士帶默默去小區對面的公園玩,公園裡有很多小朋友,大家開心的一起玩沙子,8點多的時候,天氣已經很黑了,而且越來越涼,很多孩子都已經回家了,吳女士也想著回家,於是就喊默默:“默默,時間太晚了,我們回家吧?”默默正玩得高興呢,根本不願意回家,就跟媽媽央求再玩10分鐘。誰知10分鐘後還有10分鐘,陸陸續續等了半個多小時,默默還是不肯回去。吳女士特別的生氣,默默也不搭理她,於是就賭氣說:“默默,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啊”然後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遠遠的聽到默默的哭喊聲,吳女士稍稍放慢了腳步,心想著默默很快就能追上來了,誰知突然聽到“砰”的一聲,轉頭一看默默被一輛急速行駛的車子給撞倒了,吳女士趕緊追過去檢視孩子的傷勢,周圍的人也幫忙喊了救護車,雖然默默被及時送去了醫院,可是卻因為傷勢太重,再也沒有醒過來。

聽到這個結果後,吳女士後悔不已,為什麼非要跟默默賭氣!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相信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用過這個方法,比如孩子在超市哭著喊著買東西,家長不願意買的時候,可能會直接把孩子扔在原地,轉身離開;比如孩子玩耍的開心不願意離開的時候,家長怎麼說都沒用,也會賭氣一樣把孩子扔下離開。但是孩子還太小,根本就不會規避風險,看到媽媽離開了,他們會害怕擔心,媽媽是不是不要自己了?於是趕緊哭喊著追上媽媽,想要讓媽媽抱抱自己,卻沒有注意身邊的環境,會不會有一些不安全的地方?

前幾天在海邊的一幕讓我感觸特別深,一個年輕的媽媽帶不到2歲的孩子去海邊玩,傍晚該回家了,可是孩子沒玩夠還不願意回去,媽媽二話不說直接騎著電動車走了,孩子光著屁股在後面邊哭邊追,摔倒了爬起來繼續追,足足追了200多米才追上停車等待的媽媽。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當時的天已經挺黑了,假如遇到搶孩子的,或者極速行駛的車輛,會不會傷害到孩子?所以作為家長,再生氣也的注意孩子的安全狀況,千萬不要隨意地跟孩子賭氣,一旦發生意外,就後悔莫及了。

1.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比如去超市抱著零食不撒手,不給買就躺在地上打滾的情況,家長會特別生氣,很多家長會轉身離開。注意不管怎麼樣,都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周圍情況,排除危險。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2.不要打罵、恐嚇孩子

這種賭氣對於孩子來說,就相當於一種恐嚇,家長的這種行為在孩子看來,幾乎是“我不要你了”的意思,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特別的害怕恐懼,有種被拋棄的感覺,長此以往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還有些家長會透過打罵訓斥管教孩子,這種方式,也會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們會缺乏自信、變得特別敏感、自卑,有些還會出現暴力的傾向。

孩子是乖巧可愛的,同時也是調皮搗蛋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與需求,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聽從家長的,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要儘量瞭解孩子的思想與需求,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打罵訓斥或者恐嚇孩子,否則很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33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跟3歲兒子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孩子叫“媽媽”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