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沒有照顧寶寶的經驗,所以在養娃時總想依賴一些“帶娃神器”,比如人手必備的奶瓶夾,解放父母雙手的學步帶,以及有“哄睡神器”之稱的海馬寶寶……
彷彿只要是與帶娃貼邊的“神器”,便總會受到新手父母的青睞,更有不少準爸爸、準媽媽,更是在娃還沒有出生時就趕著囤貨,生怕落於人後。
不過,很多家長是在寶寶出生後才明白,有些母嬰用品雖然看似方便又使用,但買回家才知道壓根用不上最後就只能放在角落裡“吃灰”。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這些“帶娃神器”真的靠譜嗎?
動輒上千的各種“車”成家裡的“障礙物”演員孫儷曾經主演了一部反映年輕媽媽如何平衡生活與事業的電視劇。
劇中,她“辣媽”的人設不僅單手抱娃,更有單身推車、單手收車等一系列瀟灑動作,因此這也讓不少媽媽被輕便的嬰兒車所吸引。
其實除了輕便,現在的嬰兒車更是從單一的乘坐功能轉向可平躺、可減震、可防雨等多功能於一體。當然,價格也隨著功能的增多而增加,動輒上千元。
不可否認,嬰兒車確實是帶娃出門的好幫手,但許多家庭除了嬰兒推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為孩子配備了小三輪車、小平衡車、小電動車等等,越買越多,越來越佔地方,最後等孩子長大都成了家裡的“障礙物”,不知道如何處理。
買回家就放在角落裡“吃灰”的學步車和學步鞋學步車的出現貌似解放了父母扶娃的雙手,實則帶來了更大的隱患。
首先,寶寶在學步車內並非是雙腳著地行走,而是靠前腳掌向前滑動,無法起到幫助學步的作用。
其次,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步車內十分安全,自己可以空出手去做其他事情,但其實寶寶會在用學步後,可能因為輪子過於靈活,導致寶寶跌倒摔傷等情況出現。
另外,學步鞋因其鞋底比較薄,所以主打“赤足”的理念,認為這樣可以有助於孩子學步。
可事實上,現在還沒有事實證明學步鞋在促進發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價格倒是高出正常嬰兒鞋的幾倍。
跟健身器材沒兩樣的手動吸奶器工具的最大作用是省時、省力,吸奶器作為“背奶媽媽”的重要工具,手動和電動的價格上略有差距。
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差距卻很明顯。許多寶媽表示,手動吸奶器猶如健身器材,完全是鍛鍊手勁。沒有省下太多的錢,買個電動的不香嗎?
寶寶的防抓傷手套有些家長覺得寶寶出生後,會不由自主地抓撓自己的小臉,於是給寶寶帶上防抓傷手套,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寶媽只要勤為寶寶剪指甲即可。
而且防抓傷手套如果做工粗糙,裡面有不少處理不乾淨的線頭,反而容易纏到孩子手指上,讓其受傷。
充氣泳池廢水又費力給寶寶洗澡就用專用的澡盆就好,而帶寶寶游泳也建議去專業的游泳場館。
自購充氣泳池,首先先要自行充氣,然後需要注入大量的水,一年四季中,適合在家裡游泳的時間很少,水溫也不好掌握。
因此,這項發明除了費時、費力、費水,還很佔地方,時間久了,父母也就失去了耐心。
褒貶不一的尿布臺說到尿布臺,大家的態度就有些褒貶不一了,有些人認為這尿布臺是神器,也有人覺得它雞肋。
認為雞肋的家長覺得:給寶寶換尿布是隨時隨地的,即使尿布臺可以減少媽媽彎腰的次數,但將寶寶移來移去難道不麻煩嗎?
認為有用的家長覺得:換尿不溼本身就是個勞心勞力的活,在尿布臺上換紙尿褲不僅不用彎腰,而且下面還有儲藏功能,可謂是一舉多得了。
彷彿是個擺設的“奶瓶夾”新手媽媽在給孩子準備出生後所需的用品時,總喜歡一套買全,就怕到時候少了什麼,而奶瓶夾就是防止奶瓶加熱後過燙而準備的。
不過,奶瓶夾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奶瓶滑落,而且家長完全可以待奶瓶放涼後再使用。因此,奶瓶夾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家裡的“擺設”。
給寶寶買東西要謹慎,多問問身邊人更靠譜有些彎路只有親自走過才能知道它是彎路。
作為新手爸媽買錯母嬰用品在所難免,特別是他們初為人父人母時的那股喜悅,更會有消費的衝動。
如果想要避免買錯物,建議家長們在購物前,多問問身邊有經驗的父母。再者,有些母嬰用品使用頻率並不高,二手更環保。
每日一問:你都買了哪些不實用的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