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說10分鐘,孩子說5分鐘,終於媽媽忍無可忍了

由 廉擁軍 釋出於 健康

你想聽到的,你想看到的,盡在小編手中,還在等什麼,趕緊關注吧。
最令小編開心的事,莫過於親愛的讀者您點開小編的文章,並與小編一起吐槽,一起討論,一起開心!
你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過跟您談條件的時候呢?這個時候的孩子是不是很讓您生氣呢?當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的媽媽的講述,在孩子不到兩歲的時候就開始慢慢的嘗試跟自己去講條件,媽媽說什麼都要試著去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小孩子童言無忌,能夠說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呢,也挺好的,就沒怎麼當回事,一些小的要求你能滿足就滿足,不能或者不想滿足的就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了。
孩子討價還價成為社會熱點
但是呢,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孩子會說的話也越來越多,經常性的和成人談條件,慢慢的從談條件變成討價還價,成人不管說的做什麼事情,他都不假思索的去跟成人進行談條件,比如成人說要喝3杯水,孩子下意識的就說兩杯吧,成人說自己走10分鐘,孩子就說走5分鐘吧。一次次的討價還價,終於在一天媽媽忍不住,狠狠的把孩子說了一頓,但是呢效果不明顯,孩子還是存在著這些的行為。
那孩子的這個情況的出現呢很是讓人吃驚,孩子為什麼變得總是討價還價呢?對於成人的語言、動作、決定等都試著去用自己的語言來“壓一下價”,這些情況的出現是偶然呢?還是必然呢?是每個小朋友都有過類似的情況嗎?
這個媽媽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那其實這種情況呢,先從孩子兩歲多的時候開始說,兩歲多的孩子去嘗試和成人講條件的雖然不多,但是呢應該也是比較常見的,孩子慢慢的從把和成人講條件當作樂趣變成一種下意識的事情,這個就很嚴重了。
成人不明白為什麼孩子總是講條件
那歸根結底,孩子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環境上的願意,孩子孩子自身的原因,孩子我們成人教養方式的原因,我們需要理性的思考。
我認為,這三個方面都有,但是呢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來去思考這個問題:
1、孩子語言發展帶動的成人行為的對映
為什麼說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需要呢?我們之前聊過孩子在2歲半的時候呢,會進入到自己的第一個語言的爆發期,這個語言的爆發期呢,會將孩子之前大多數時間吸收的東西以語言的形式展現出來,孩子看到過哪些呢?
很明顯,孩子肯定的看到過我們成人和其他人的講條件,市場上的討價還價,家庭裡爸爸媽媽之間的講條件,成人和朋友之間的類似玩笑的條件,這些雖然孩子不能夠聽懂,但是呢孩子是可以感受到這種氣氛的,於是孩子就記住了這種的氣氛,慢慢的孩子就以為這種形式的語言是可以的,是被允許的,所以等孩子能夠比較好的去說話的時候呢,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就講這些表達出來了。
2、成人不在意,讓“好玩”變成習慣
我們都知道,成人都喜歡乖巧懂事又可愛的小朋友,當我們的孩子,尤其是兩歲多的孩子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和嘗試跟我們成人講條件的時候呢,是不是意見很有意思的事情呢?這個時候的孩子是不是顯得尤其的可愛呢?
當成人和其他的人看到一個兩歲多的時候跟爸爸說,“我不要爸爸抱,我要媽媽抱”的時候呢,都會說:“哎呀,你家寶貝真會說話,好可愛呀,這小嘴巴,真靈活。”父母呢也是跟著一笑,這個時候呢就自然而言的忽略了孩子語言中帶有的“談條件”的意義了,不去考慮太多,換成媽媽抱了。
剛開始孩子會感覺很好玩,自己說這些話得到了誇獎,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兩次三次的不注意呢,就會讓孩子以為這是一種成人默許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呢,孩子就把這種興趣類的活動,當成一種習慣了,孩子就越來越多的和我們進行類似的“談條件”,當我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呢,孩子已經形成了這種固定的模式,當我們不認可或者不允許孩子這樣的時候呢,孩子可能就會用大哭大鬧的形式來去表現出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遇到過呢?
我們與孩子之間相互討價還價
3、成人的“榜樣”作用
太多的這種情況的發生了,相信以上情況大多數家長都有過一些經歷,當然我不否認說這些都是為了孩子的好,但是呢,我們並沒有告訴孩子我們的做法的原因,而是以一種講條件的形式來去和孩子進行溝通,這種溝通很顯然就很容易的就被孩子給學過去,而且很快做到“活學活用”。
舉個例子:當我們跟孩子說不要玩樂高了,馬上我要煮飯了的時候呢,孩子會跟我們說:“那你就等會再做飯唄,反正現在我不餓”。
我們的討價還價也可能讓孩子很崩潰
4、成人原則的丟失與對孩子“講條件”的默許
是否有過與孩子這樣的經歷呢?我們跟孩子說,我們一起跑步,跑10個數的時間,孩子跟我們說,5個數吧,十個數的時間太長了,成人考慮考慮了一下說,5個數太短了,8個數吧,孩子又說,7個數吧。成人想了想,也就少一個數,就答應了。
這個例子就很明顯的展示了我們成人在默許孩子跟我們談條件,在這次的“談條件”的鬥爭中,孩子獲得了完美的勝利,因為他把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從10將待到了7,兩次的講條件都取得了效果,而成人卻在“講條件”這個環節輸了。
這樣的經歷呢會給孩子一種什麼感覺呢?就說成人的權威是可以挑戰的,成人跟我們說的事情也都是可以“講條件”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踏踏實實的聽成人的話呢?於是就有了當我們一說話孩子就會很努力的去跟成人“講條件”。
不同的孩子根據自己的環境等可能會有不同的一些特點,但是呢,我相信以上基本上能夠概括孩子類似情況的大部分的原因了。
那基本成因我們分析出來了,我們成人應該怎麼去做來去儘量的減少孩子跟我們討價還價呢?同時,當孩子跟我們討價還價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來去面對呢?我覺得不是孩子有了這個情況我們再去想辦法解決,我們要在孩子早期就有一個基本的引導與預防。
1、規則意識的明確
那孩子不斷的去跟我們講條件的根本原因呢是我們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最基本的規則意識,孩子沒有一個參照,當孩子沒有參照的時候呢,孩子就只能夠以自己所想到的為參照來去進行,那自己想到的就說以自己的想法為重心來去進行的,所以就會出現跟我們成人進行“講條件”的時候了。
孩子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呢在於孩子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再每一件事情進行的時候跟孩子去講述規則,不要讓孩子坐下聽你講規則。同樣呢,我們也應該做好規則的示範與監督的作用,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不能夠超越規則來去做事。
當孩子明白規則的概念的時候呢,孩子就能夠有一個參照的點,當我們再跟孩子說一些事情的時候呢,孩子就會比較容易去接受了。
規則是重中之重
2、告訴孩子原因,而不是和孩子講條件
就像我上面第三條說的那些的例子一樣,當我們想要跟孩子講述一些事情的時候呢,我們要講真正的原因告訴孩子,而不是透過講條件的形式來去跟孩子來去溝通,比如當我們想讓孩子不玩樂高,馬上要吃飯的時候呢,我們就應該跟孩子講按時吃飯的重要性以及,家裡吃飯是所有人的事情,是不能夠隨便改變的,而且按時吃飯也是對身體的發展有很大好處的。
我相信孩子到了三四歲之後都是可以明白一些淺顯的道理的,只要我們不去講述的過於複雜,孩子都是能夠理解成人的。
所有,我們告訴孩子事情的原因很重要,我們不能夠用談條件的方式來和孩子去進行問題的解決,因為這樣的孩子也是隻能學會談條件。
3、堅守原則
對於成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說堅守好自己的原則,第四個原因中舉的例子就很明顯的反映出了成人堅守原則的重要性。
只要我們堅持住我們的原則,那就說10,孩子即使會嘗試講條件,孩子也會慢慢的去了解到這種講條件是沒有作用的,久而久之,當我們家庭成員之間所有的人都能夠堅持住原則的時候呢,孩子也能夠了解到這種方法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了。
無論如何,只要不威脅到孩子安全,成人要堅持原則
4、分清楚“講條件”孩子要表達自己
很多時候,孩子跟我們說很多,或者試圖說服我們的時候,看似在跟我們講條件,其實孩子是在表達自己,孩子一些正向的表達是我們應該允許的。
比如孩子在面對同樣一件事情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呢,我們應該充分的尊重到孩子,讓孩子去表達自己,也許孩子的想法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呢,因為孩子有著獨特的角度來去看待一些問題。
所以,有的時候也要允許孩子去跟我們“講一些條件”,因為這些可能是孩子不一樣的想法的體現,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
5、“童言無忌”,成人要有意
由第一條原因,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是很喜歡學習我們成人說話的,同時呢,對於成人的語言行為等是沒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的,所以我們成人應該時刻注意到孩子的言語及行為等,細微的觀察到孩子的每個“童言無忌”的語言,當出現不是很適合孩子發展的語言的出現的適合呢,我們要及時予以引導。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做好成人應該做的榜樣作用,以正向的形象來引導孩子。
成人應該和孩子很好的相處
孩子的語言發展決定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與我們進行語言衝突的適合,與我們講述他的想法,講述他的意見等,這些都是孩子發展中的正常現象,所以呢,我們要適當的方式來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將語言發展的特點變成自己成長過程中一個推動器,而不是和我們成人進行“談條件”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