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最近,網上接到幾位寶媽的私信提問,內容都差不多,是關於寶寶輔食新增的。有寶媽煩惱寶寶吃不了大塊的東西,連麵條都要切成小塊兒喂;有寶媽不解寶寶為什麼吃不了太硬的東西,硬一點的水果、蔬菜,寶寶吃進嘴巴里就吐出來......我一聽就明白了,是寶寶的咀嚼能力出現問題,影響了進食。
寶媽估計會疑惑,咀嚼能力?我們人天生就會吃東西嘛,哪裡還需要學習嚼東西?但事實上,寶寶的咀嚼能力確實需要家長創造條件學習。
鍛鍊咀嚼能力對寶寶的重要性所謂的咀嚼能力,就是把食物放在嘴裡嚼碎的能力,看起來不需要鍛鍊,寶寶隨著年齡的增加,自然而然就學會了。但是,寶寶好的咀嚼能力,也離不開後期的鍛鍊。如果寶寶錯過了咀嚼能力鍛鍊的黃金期,吃東西很費勁,輕則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重則甚至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和語言能力的發育。
生活中常見的寶寶咀嚼能力不強的表現有,寶寶更喜歡吃奶,吃輔食更喜歡吃糊狀的,如果吃硬一點的食物,比如瘦肉、帶梗的蔬菜,都會立馬吐出來,甚至有可能出現乾嘔,咽不下去的情況。
咀嚼能力的鍛鍊有技巧寶寶咀嚼能力的強弱,暗示舌頭、口腔、面部肌肉、牙齒的協調運動能力,不但影響孩子吃飯,還影響著寶寶說話。那麼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呢?其實,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最關鍵的是,按照寶寶的需求新增不同性質的輔食。
①滿6個月輔食的新增
寶寶滿6個月的時候,牙齒剛剛萌出,也不會咀嚼,建議主要訓練寶寶的口腔動作。比如,給寶寶選擇泥狀或者糊狀的輔食,也可以讓寶寶自己啃磨牙棒,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②7-9個月的飲食
寶寶長到7-9個月,身體需要的營養變多,對輔食的接受能力增強,家長在給寶寶準備食物的時候,注意食材豐富性的同時,也要注意輔食形態的變化。比如,蔬菜、水果從泥狀往顆粒狀、小塊狀過渡,有助於刺激牙齒的生長,增強咀嚼能力。
③10-12個月
寶寶長到10-12個月,就能吃塊狀的輔食了,像黃瓜條、胡蘿蔔條、蘋果條,都可以讓寶寶自己抓著吃,培養進食能力,並一步步擺脫對奶粉和母乳的依賴。
另外,最後提醒一下,給寶寶新增輔食,原則上堅持,“從少量到適量”“從一種到多種”“從細到粗”的原則,不僅有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更能循序漸進地鍛鍊咀嚼能力,總之不能操之過急。
【話題討論:你家寶寶的咀嚼能力怎麼樣?】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