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藍精靈
還有半個月就開學了,
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讓他們有所收穫,成了父母最關心的問題。
教育專家楊東平教授曾說:
“孩子們平時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大同小異,兩三個月的暑假才是他們成長與蛻變的關鍵,也是真正拉開差距的分水嶺。”
書本上的知識,拉開的是分數的差距。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拉開的卻是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想讓孩子全方位成長,得到全新的蛻變,父母不妨帶孩子去這6個地方走走。
圖書館
一到暑假,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在充裕時間裡多讀書,愛讀書。
可很多時候,無論我們怎麼苦口婆心,給孩子買多少書,都不見得翻上幾頁。
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帶他去圖書館。
重慶有個叫曹洋的男生,經常把自己“泡”在圖書館。一放假,他就拉上同學一起去看書,常常一看就是一上午。
曹洋說:“在裡面書看多了,心中的世界大了很多,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認知,身上也慢慢出現自己獨有的氣質。”
“現在,我的三觀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
圖書館就是一個天然的好磁場。
安靜的環境,龐大的存書量,周圍人的榜樣樹立,無一不是對他的正向影響和激勵。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讓孩子埋頭刷題,不如帶他去圖書館,挑上幾本喜歡的書,坐下來和他一起充電,陪孩子慢慢愛上閱讀。
那些看過的字,讀過的書,或許不會在短期內有所顯露。
但它會一點一滴流露在孩子的舉手投足間,藏在他的三觀裡,幫孩子終身成長。
博物館
炎炎夏日,如果想讓孩子開拓視野,又不想去戶外旅遊,那就陪孩子去博物館,讓他薰陶中外古今文化。
河北滄州有位爸爸,平日最大的愛好,就是帶6歲的女兒參觀博物館。
從歷史、藝術、再到科學博物館,他們幾乎都踏了個遍。
只要看到喜歡的文物和藏品,女兒就會停下駐足,拿出紙和畫筆認真地臨摹起來。
每次參觀結束,女兒都臨摹了幾乎滿滿一頁紙。
爸爸說:
“相比於書本里的文字和圖案,博物館的實物更立體,更真實,孩子畫下來也會印象更深刻。”
是啊,真實的藏品與文物面前所感受到的歷史與美的激盪,是孩子在書本中看到的圖片無法比擬的。
只有親眼看過、記錄過,才能把知識和實際融為一體,深深地印在腦海裡。
就像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牆上刻的那句格言說的:
“我聽到了的就忘記了,我看到了的就記住了,我做過了的就理解了。”
這個夏天,陪你的孩子走進博物館,置身於藝術的殿堂之中吧。
聽藝術品的解說、看傳統的絲綢文物、畫精美的植物標本。
讓孩子在感受多元文化和美的力量震懾中,拓寬知識的廣度,開啟看世界的角度,提升藝術修養。
菜市場
沒有走到社會,孩子接觸的都是父母建造好的象牙塔。
他們看不到生活的本質,也未見識人情世故,如果孩子能多到菜市場,看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就能多一個提前踏入社會一角的契機。
奧運冠軍王楠夫婦就經常帶倆孩子逛市場。
一到菜市場,兄妹倆就像勤勞的小蜜蜂,幫爸媽拎袋子裝果蔬,稱重,提菜。還時不時地在一旁出主意:
“胡蘿蔔可以買四個,家裡玉米沒了,牛油果也可以買點……”
“這有點貴,少買點吧。”
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洞察生活,遊刃有餘地穿梭在各個攤販裡。
看孩子有沒見過世面,不是看他走了多少路,看過多少風景。
而是看他與人溝通的能力,勤于思考的方式。
菜市場雖不如大千世界般千奇百態,卻有著貨比三家的考量,精打細算的金錢觀,和貼近生活的煙火氣息。
孩子去到那裡,能從細枝末節中,學會思辨和通識,體會到生活的智慧,親手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對生活足夠熱愛,才能促使孩子不斷前進。
鄉下農村
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大都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骨子裡缺乏對勞動的敬畏,很難體會到農作的艱辛。
如果父母能創造機會,帶孩子到鄉下體驗真實的農村生活,對孩子來說會是一次很好的歷練。
有個叫周家成的男孩,因不認真學習,被媽媽“發配”到農村外婆家搬包穀。
在包穀地裡,他頂著烈日,將包穀一顆顆徒手掰下放進背篼,又一筐筐揹回家,一天來回十幾趟,搬了整整四天。
當媽媽問搬包穀好不好玩時,他一臉委屈地哭訴:
“太累人了。”
“手都掰破皮了,感覺肩膀要斷了,腿也麻麻地疼,衣裳都汗溼了。”
“搬包穀好辛苦的,還是讀書安逸些。”
帶孩子好好幹一次農活,遠比告訴他“好好學習”100次來得有效。
放假了,讓孩子遠離舒適的城市生活,投身於鄉間田野,除草、翻地、挑水、種菜……
讓他品嚐沾滿泥巴、汗流浹背的滋味。
只有經過切身體會,孩子才會懂得感恩,理解生活的不易,珍惜學習機會。
大學校園
學習是個艱辛且漫長的過程,不少孩子因為沒有根植於內心的夢想和努力的方向,學著學著就開始疲憊、乏味,迷失了方向。
我的建議是,帶孩子看看當地著名的大學,感受好大學的人文氣息和美好,讓孩子找到為之奮鬥的目標,萌發努力前行的動力。
取材於真人真事的電影《墊底辣妹》中,成績墊底的女孩沙耶加,因為一次次的考試失敗,逐漸失去奮鬥的信心。
迷茫之際,媽媽帶她參觀了慶應大學。
去到學校後,沙耶加被校園的氛圍感染,重新燃起了鬥志:
“我果然還是喜歡慶應!我要考慶應!”
至此,她堅定信念,靠著不懈的努力,終於如願考上了慶應大學。
對孩子而言,讓自己心裡有夢,眼裡有光,遠勝於父母千萬句的良言和鼓勵。
這個夏天,帶孩子走進校園,感受大學裡優美的風景、濃重的學習氛圍、豐富的社團活動。
讓孩子在視覺上享受,在心靈上觸動,在無形中提升內驅力。
讓他們明白,遠方有更多的精彩和豐富的人生,值得自己當下加倍拼搏和奮進。
運動場
放假兒子就已經在家認真背起了單詞,可是他背了忘,忘了又背,一個小時下來,硬是沒記下幾個。
我靈機一動,找了家羽毛球館,“慫恿”他一起打球。
沒想到,打完球回到家,兒子全身就像注滿能量,一口氣背下30個單詞。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狀態不佳,不妨也像我一樣,帶他去運動場放電,揮灑出溫熱的汗水。
思想家盧梭曾說:“運動可以促進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身體必須不斷運動,腦筋才能開動起來。”
運動後,人體腎上腺素分泌旺盛,專注力更強,學得更快,記得更牢。
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學習成績優秀,體育運動也很突出。
不僅參加過學校的足球聯賽,還是羽毛球社的副社長,就連高三備考,他都會見縫插針去打籃球、跳繩。
他說:
“運動才能讓我放手,保持充沛的體力,也能提高專注度。有效率地看書十分鐘勝過盲目刷兩小時題。”
學習,從來不只有“坐著”一種形式,時不時起來動一動,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
趁著假期的大好時光,帶上你的孩子跑跑步,遊游泳,跳跳繩。
讓他在運動場中盡情釋放,在陽光下盡情奔跑。
只有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孩子才能在繁雜的學業中高效運轉,在人生關鍵期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清華大學高雲峰教授說:
“對孩子來說,把每一個寒暑假利用好了,都是一個逆風飛揚的好機會。”
“讓孩子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知自我,比密密麻麻的學習更有意義。”
短短兩個月的暑假,對孩子來說或許無足輕重。
但孩子一生至少有12個暑假,7350天,如果每一天都能利用好,孩子的未來一定有所成就。
讓孩子走出教室,親近生活,擁抱自然。
讓他們在行走中獲取知識、昇華思想,過一個充實、快樂又有意義的暑假!
——End——
作者:藍精靈 多年從事少兒教育的英語老師,以最真摯的情感,和你一起探索育兒之路。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