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日子像個火球,
瞬間便滾到了大暑。
這預示著,最熱的時候已經來啦。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期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等諺語。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蒸煮模式”已經開啟。
今日,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正式登場!
螢火蟲飛,大暑至!
夏季應該是螢火蟲最多的時候。尤其是“大暑”這個節氣裡。
在古代詩人的眼中,杜甫害怕被它們一不小心就點燃衣角,於是便有了“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的感慨。
又因螢火蟲會在微風細雨中靜靜飛舞,李白對它們又有了“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的讚美。
在成都周邊,有很多看螢火蟲的地方。小錦為你推薦都江堰青城後山和趙公山、邛崍天台山、蒲江朝陽湖……
當小錦來到趙公山時,只見山秀水美,不僅可以露營、看星星,和心愛的人一起看螢火蟲漫天飛舞也是蠻浪漫的哦。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唐代詩人元稹興致頗高,在大熱天裡擺瓜果,邀朋客,觀螢火。
其實,觀螢火正好是大暑三候之一。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
大暑期間,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變得很潮溼;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時節,經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酷熱當頭,既然逃不掉,那就靜下來安心享受吧。
王維的《竹裡館》說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古樹參天、寧靜清幽的蜀西竹海躲暑,正好是消暑納涼的理想去處。
於是,在大暑時節,成都人便開啟了“暑”不盡的美好時光,掉入了一片“清涼綠”中。
曹植作《大暑賦》,其中說道:“機女絕綜,農夫釋耘。背暑者不群而齊跡,向陰者不會而成群。”織布的女子不再織布,耕作的農夫放棄耕耘,都成群結隊隱跡於陰涼之處。
所以自古以來,勞動人民便有了天然解暑之法。今日,小錦更要帶你去感受成都人的“大暑”幸福美好日常!
在綠樹成蔭、荷塘相伴的市區各大公園內,偶爾吹過的涼風,讓這裡分外舒適宜人。
在百花潭公園,隨處可見伴著音樂起舞健身的市民,舒展的舞姿伴隨悠揚的旋律,引得遊客流連駐足,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加入其中。
從城裡到郊外,滿眼綠意。
漫步於綠道,並感受川西林盤的美,成為一種享受。
如今,以綠色田園為本底、以自然山水為映襯、以天府文化為核心,一批形態優美、特色鮮明、魅力獨具的川西林盤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
每一顆青澀種子走向成熟,總要經歷生命最熾熱的溫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天,三天不下幹一磚”,酷暑盛夏,水分蒸發特別快,旺盛生長的作物對水分的要求更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正因此,民間農諺有云:“大暑熱難當,知了叫不停。抓緊搞雙搶,防暑最重要。”
農業部門特意提醒,田間管理應該做到:
第一,做好遮陽降溫工作。
第二,要加強植株整理。
第三,做好輔助授粉,促進坐果。
第四,做好肥水管理。
第五,做好病蟲害防治。
第六,及時採收。
第七,做好田間防澇和溫室防雨工作。
真是應了那句話——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
清心靜氣,大暑正是養生的重要時節。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筆下,臨窗迎風,修身養性,一派悠然自得景象。
在大暑節氣,要注意別中暑了,其中就包括“情緒中暑”。
怎麼辦呢?說不定飲食調養好了,情緒也就好了。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所謂“天生萬物以養民”,大暑前後要注意飲食清淡多樣化,應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吃薑暖胃增食慾,度暑粥補氣消暑,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大家安度盛夏。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在我們珍貴的人生旅程中,雖會經歷一番苦熱,但我們卻仍會澄澈地憧憬遠方。
大暑時節,臥一席榻,切一角瓜,飲一杯茶,盡享夏日清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