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有一位家長給我留言說:“孩子在幼兒園裡,經常和其他小朋友有矛盾,原因就是在玩玩具的時候不能合理分配,至於怎麼個分配法我們也鬧不懂,但是孩子會因為這樣的消失斤斤計較,不懂得和別人分享,這讓我們覺得很無奈,寶寶幼兒園就會因為這點小事小肚雞腸,長大了那得多自私啊。”

這位家長的擔心並不是個例,孩子不懂分享,不懂寬容和原諒,是很多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造成的,雖然現在已經開放二胎,但是生第二個孩子的家庭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父母本身也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長大了之後有了後代就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孩子。

寬廣的胸懷可以讓人有更多的朋友,從小培養孩子一個寬容之心,才能讓孩子在未來收穫更加廣闊的空間。

寬容可以說是人一生中的必修課程之一,對於孩子來說搶個玩具多玩一會,不懂分享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等他們長大之後,進入社會,如果還是很自私的話,那就行不通了。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斯賓諾莎

寬容本身是對生命和個體的尊重,也是對孩子內在善意潛質的開發,在今後步入社會的過程中,孩子就會發現為人處世,經常是處在“灰色地帶”,並非除了對就是錯。

如果能夠有容忍的雅量,一個人的卓識,心胸和人格力量就會比別人強。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讓孩子學會原諒別人有以下好處:

1. 消除自我意識過剩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不能夠分辨自己與周圍的不同,他們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

一歲之前的寶寶是沒有“我”的意識,他們需要成長到一歲之後才能夠明白玩具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媽媽和自己不是共同體。

但是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問題,當孩子明白了你我他的分別界線之後,就會產生自我意識過剩,比如什麼都是我的,什麼人都要圍著我轉。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寬容,就能夠預防這種問題的出現,知道別人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玩具可以和別人分享。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2. 人際關係和諧,學會合作

當寶寶學會原諒和寬容之後,就會發現他們的適應環境能力加強了,尤其是和同齡小朋友玩耍的時候,更不容易產生矛盾,也不會經常因為自己得不到玩具而崩潰大哭。

當孩子內心懂得了寬容之後,他們和其他人和諧相處的時間會增長。

3. 幫助孩子學會寬容,為他人著想

當孩子年紀大了一點之後,懂得原諒的孩子會更容易為他人著想,寬容的原諒別人的錯誤,甚至能夠學會換位思考,這樣的孩子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其他團體中,會有更好的人緣,也更容易受到老師和其他家長的喜歡,一個表現大氣的孩子誰不愛呢。

4. 養成良好性格

性格並非天生,而是由後天經過環境影響之後逐漸養成的,如果早年孩子就有了原諒的意識,在他們長大之後就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如何讓寶寶學會原諒:

1. 不講道理用行動代替

其實對於年齡很小的孩子,講道理的力度不如親自示範給他們看的大,讓寶寶學會寬容,家長首先就不能是斤斤計較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親身向孩子示範到底什麼才叫寬容。

比如說帶孩子出去吃飯的時候,多和服務員說謝謝,不要對上菜慢或者是上錯了菜斤斤計較。

用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寶寶,在對待孩子犯錯的問題上,家長也要多考量一下自己的態度,比如孩子惹自己生氣之後,能不能做到比從前更加寬容。

其實很多問題並不需要大動肝火,父母是因為太在乎孩子或者是控制慾太強,一旦孩子做了什麼不和自己心意的事情就會很生氣。

寬容的心可以承認孩子的犯錯,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不要反覆回想或者是叨叨的和孩子說個沒完,只有經常被原諒的孩子才能夠用同樣的方式去原諒別人。

很多時候成年人的思想糾結就是因為他們都沒有學會和自己達成諒解,因此將這些想法傳遞給了下一代。

父母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別人的是非,除了閒話之外,還有對老師和對其他小朋友品頭論足,這些都不是應該在孩子面前聊的話題。

這樣會把很多世俗的毛病傳染給孩子,孩子從小如果是聽父母議論別人缺點長大的,就會容易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思考習慣。

因為父母將偏見的思考方式傳達給了孩子,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的產生偏見的思考習慣。

所以要多在孩子面前說別人的優點,這樣孩子就能過換個角度看問題了。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2. 獨立解決問題

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遇到矛盾的時候,家長不要馬上介入,要讓孩子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會累積經驗,這樣在今後獨自面對問題的時候就不會行為過於偏激。

3. 冷靜之後再分析問題

當寶寶生氣不能原諒別人的時候,家長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之後,帶著寶寶重新回憶事情的經過,幫助寶寶認識到自己以及別人的錯誤。

引導孩子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一想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做,幫孩子從小養成,正向思維的習慣。

當孩子已經形成了自我中心意識很強的性格,怎麼樣教導孩子改變呢。

如果孩子年紀已經超過了性格養成的階段,將自我放在第一位,經常有很多自私的行為的話,其實透過家長的教導也是可以改變的。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1. 多和大方的小夥伴玩耍

不管人到了什麼年紀,周圍人的行動對於自身都是有影響的,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和一些比較大方,擁有寬容心的孩子多接觸,和他們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會模仿其他小夥伴的行為,從而逐漸改變自私自利的舉動。

2. 疏導矛盾,轉移注意力

當問題已經發生之後,家長可以透過疏導和轉移孩子對矛盾結果的注意力,來讓孩子逐漸形成寬容的意識,比如說因為一個玩具而產生了問題,家長不要一上來就說這個玩具應該屬於誰,而是和孩子溝通,讓雙方達成共識,這個玩具小夥伴玩多長時間,孩子玩多長時間,合理分配,讓孩子不要糾結玩具到底屬於誰,轉移他對所屬權的注意力,這樣就能夠讓孩子形成寬容的意識。

3. 掌握原則

告訴孩子原則的重要性,要明辨是非,明確告訴他們什麼事情可以原諒,什麼事情不可以原諒,原諒並不等於“聖母心”,不是失去自己的原則,而是在原則之上有一條明確的界限。

這樣如果發生矛盾之後,孩子自己就會擁有判斷力,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輕易的和別人起衝突,因為孩子心裡知道這件事情是可以原諒的。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4. 讓孩子體驗自私帶來的壞處

不碰壁孩子就不知道疼,想讓孩子學會原諒,也可以採用讓孩子自己體驗自私帶來的壞處,比如說失去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機會,或者是被其他小朋友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當孩子明白了自己被自私對待之後內心的痛苦,他們就會明白原諒是多麼的可貴。

寬容是一種美好的道德,讓孩子富有同情心和善良,更加尊重每一個與自己不同的個體。

5. 幫助孩子開拓視野

對於自私的孩子來說,他們所見到的世界僅僅只是自己周圍的方寸之間,父母要幫助孩子拓寬他們的眼界,讓孩子看到原來和自己不同的人有那麼多,寬容歸根到底就是與對不同於自身觀念與利益相沖突的事情和人和諧共處的能力。

正如愛因斯坦的那句名言: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任何信念。

懂得尊重才能夠贏得尊重,在溝通的時候就是一把萬能鑰匙,為今後建立更寬廣的人際關係打好基礎。

當孩子懂得了承認多元化的世界與人的時候,他們就會明白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如此多的活法和人,而不是總固守在自己的小天地中稱王稱霸。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71 字。

轉載請註明: 6歲前莫忽視寶寶的自私表現:家長怎麼做,讓孩子學會原諒和分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