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文/慢羊

趁著暑假,將女兒送到她爺爺奶奶家小住一陣。

出發前,看著小女孩一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放飛”自我的樣子,說實在的,當媽的心裡還多少有點不是滋味。那個你每天悉心照料的孩子,正在為終於能和爸媽分開一陣子而興奮不已,做父母的難免有些酸楚。此外,還有許多不放心吧,沒有我們的監督管教,她能不能注意安全,會不會嚴格要求自己,可不可以照顧好自己……

小女孩可顧不上爸媽怎麼想,她正一心憧憬著沒有爸媽時刻盯著以及嘮叨個沒完的日子,她想的是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過上幾天,心裡提前已經樂開花了。

那一刻我忽然發現,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不在一起的日子,我們和孩子忽然看清了彼此的好

孩子揮手說再見的時候,明明還在各種操心。但是下一刻,我忽然感覺到了久違的輕鬆,不禁長吁一口氣。

一日三餐不用再去迎合孩子的喜好,我們只用管自己愛吃什麼;

夜裡不用強迫自己數次起床給孩子蓋被子,終於可以輕鬆地睡上個整覺;

難得的二人時光裡,我跟孩兒爸又可以像從前那樣,手牽手悠閒地逛公園,熬夜看喜歡的電影,或是乾脆沒完沒了地閒聊天……

原來,和孩子偶爾地分開一段時間,其實很好,不僅是孩子需要放飛,家長也需要喘口氣。

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而更讓我們欣慰的是,“前方”還在傳來各種“好訊息”:

功課方面,小女孩似乎很自律,作業都在有序地完成,網課也都自覺地按時上了;

生活方面,爺爺奶奶反饋說,小女孩真是長大了,生活習慣很好,每天自己起床,疊被洗漱,並不太需要他們操心。此外,小姑娘還時不時地幫著他們做些簡單的家務。

女兒的這些“好”其實是一直都有的,只是我們從前不大看得到罷了。

每天在一起的日子,好像我們的眼裡都是孩子的不足之處:房間雜亂、吃飯太慢、做事拖拉……

而作為母親,好像不自覺地總在為孩子的那些不足而焦慮,所以免不了嘮叨甚至批評,孩子聽了厭煩,總忍不住頂嘴甚至哭鬧,於是親子關係常常緊張。

短暫的分開,忽然讓我意識到女兒已經成長了很多,她是個獨立性和自律能力都不錯的孩子,也是個體貼長輩、溫暖貼心的孩子。

忽然之間,我有些釋然,或許以後我不必對她約束過多了,我該更多給予孩子的是尊重和信任,我該給孩子創造的是一片更更加自由的成長空間。

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讓我很驚喜的是,離家的孩子也並不是全然將爸媽拋在了腦後。“自由”了沒幾天,女兒開始越發頻繁地透過電話或影片跟我們聯絡,甚至大大方方地說想我們了。

天天在一起的時候,在女兒的眼裡,我們是“煩人的爸媽”。她討厭我們對她管頭管腳,反感我們常常唸叨。但分開了幾日,她開始想念可以每天和她一起讀書、樂於分享的媽媽,她想念陪她一起下棋遊戲、運動鍛鍊的爸爸,她想念和我們一起抱著零食看電影的生活,更想念有任何問題或想法都可以跟我們敞開了交流的日子……而這些,從前在她看來都是理所當然存在的。

而現在,女兒也有了新發現:原來爸媽並不是那麼糟糕。

距離讓我們看到了彼此的好。這會兒再想起從前的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忽然有些陌生了。

短暫的分離其實真的很好,我們和孩子都需要有獨處的機會,獨處有利於我們重新調整狀態、恢復元氣,同時可以很好地審視和反思自己,從而調整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的狀態。距離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認識彼此,而在想念的情緒中,我們會更加清楚對方對自己的重要(對孩子尤為如此)。總之,距離可以讓我們發現和迎來更好的對方和自己。

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家長管孩子要保持“距離”別越界

我在想,對於親子關係而言,保留距離未必一定是要時常分開,即便我們每天都在一起,但如果尊重對方的時間和空間,彼此都留有邊界,這何嘗不是一種“距離感”?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家長,潛意識裡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所以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可以隨時隨地干涉孩子的任何事,覺得我們可以支配他們的時間、空間乃至思想。

但孩子從有意識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喜好和慾望,有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他們並不想被父母事事支配。最重要的是,他們未必能成為父母期望的那個孩子。

於是,我們和子女往往成為了“最親密的敵人”。

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他的這段話值得所有的家長反思——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並不屬於我們。

所以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允許孩子擁有屬於他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支援他正當的興趣愛好,理解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他們會有隻想玩不想學習的時候,會有起床、吃飯叫不動的時候,會有學業不盡如意的時候,會有頂嘴狡辯甚至和我們對著幹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分一秒看不到孩子在努力,或是因為他們沒有按照我們的指令做事就指責批評甚至訓斥懲罰。

他們會有隻想自己待著不想和我們對話的時候,他們會有跟朋友更親密的時候,他們會有要保留想法的時候,他們甚至會有“瞧不上”我們的時候……而我們不能將孩子拴在腰帶上,我們也不能抱怨“孩子沒良心、白養了”之類的。

如果我們不步步緊逼孩子,如果我們尊重他們的個性和想法,如果我們不隨意越界,孩子自然也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排斥和逆反心理,也不會總想盡一切辦法要將我們拒之門外。

總之,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做這做那,反之,他們也不該強迫父母為他們做這做那。我們要保留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一切都奉獻給孩子,那隻會讓我們累得夠嗆,同時又壓得孩子喘不上起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意願。

成為父母和孩子也是一種緣分,所以,我們彼此都該好好珍惜。

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本文為@慢羊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73 字。

轉載請註明: 距離產生美麗,這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別做孩子“親密的敵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