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食源性疾病,這些知識要記牢
【來源:西安科普網_四季養生】
人們常常會提到食品安全,其實,最重要的食品安全問題是食源性疾病。各類食品都有可能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化學的和物理的汙染。
食源性疾病經常出現的症狀主要是胃腸道症狀,例如胃部不適、腹瀉、嘔吐、腹部痙攣等。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人數很多,但只要採取相應的但並不複雜的措施,就可能減少發生食源性疾病的危險,尤其是在家庭中。
下面就介紹一下家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防範食源性疾病。
01.冰箱不是“保險箱”
冰箱冷藏室一般為4-6℃,可以減緩細菌孳生,但細菌仍然會緩慢生長,因此冰箱內儲存的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後再吃。如果冰箱塞得太滿,裡面的冷空氣就無法正常迴圈,冷藏效果降低,也易造成食品腐敗。嬰幼兒食品要現吃現做,不要儲存。
02.生熟分開很重要
生熟不分是家庭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各種器皿、刀具、抹布、砧板都是細菌容易孳生的地方,需經常清潔消毒,保持乾淨。處理生食的器具如果再拿來處理熟食,生食的細菌就會汙染熟食,應使用兩套不同的器具分別處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互動汙染。
03.生吃蔬果要洗淨
生吃蔬菜水果無論在百姓家中還是在餐館,都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都知道要洗乾淨才能吃,那怎麼洗最科學呢?大體上都是先用水浸泡,再仔細清洗。
生菜、白菜等葉菜類是先將葉片分別剝開後,浸泡數分鐘,再以流水仔細沖洗。蘿蔔、土豆等根莖類,是利用軟刷直接在水龍頭下刷洗。橙、柚、柑桔等須去皮的水果類,可用軟刷輕輕刷洗。葡萄、蕃茄等不須去皮的水果類,則先浸泡後,再水洗。
04.勤洗手很重要
首先“飯前便後要洗手”,這是預防食物中毒的第一道防線。如果便後不洗手,大量細菌就會停留在手上。吃東西時,細菌就會和食物一起吃進去而使你生病。另外在處理生的肉類或水產品之後,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觸其他食品,避免交叉汙染。
05.燒熟煮透是關鍵
熟食品要再加熱後方可食用。剩菜剩飯不宜貯存太久,低溫貯存的食品必須回鍋加熱處理,一般只能存放1至3天,超過24小時就要重新加熱後再用,超過3天的肉、蛋、奶類熟食最好廢棄。特別是肉禽、水產品燒熟煮透很重要,可以殺死其可能汙染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
06.誤食誤用要防範
目前化學性食物中毒及有毒動植物中毒的最常見原因是誤食、誤用。春、夏兩季常見的有毒動植物中毒是野菜中毒與毒蘑菇中毒,而化學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家中化學物品與食品混放或者標示不清,十分容易造成小朋友和家庭成員的誤食。
化學性食物中毒及有毒動植物中毒發病急、危害重,但防範比較容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單獨存放,嚴加保管,儘量不要採集和食用自己辨識不清的野菜及蘑菇。
07.豆漿好喝要煮開
生大豆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如果沒煮開或沒熱透,有毒物質就不能徹底破壞,喝了之後數分鐘到1小時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等中毒症狀。一般不需治療就能康復,但對嬰幼兒和老人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所以豆漿一定要煮熟煮開,另外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須加熱100℃以上,持續10分鐘,煮至無泡沫。
08.發芽土豆不能吃
發芽土豆中含有一種有毒生物鹼,叫龍葵素。正常土豆中龍葵素含量較少,當土豆發芽後皮肉變綠時,龍葵素含量就大大增加。所以家中的土豆應貯存在低溫、通風、無直射陽光的地方,防止生芽變綠。
當儲存的土豆生芽過多或皮肉大部分變黑、變綠時就不能食用。發芽很少的土豆,應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圍的部分,同時將切好的土豆放在水中泡半小時左右,因龍葵素溶於水,可去除毒素。
09.豆角好吃要熟透
豆角價格便宜,煮食方便,是大眾家庭的家常菜。豆角中毒的原因是由於加熱不徹底,沒有徹底破壞豆角中的皂甙和紅細胞凝集素。建築工地多吃大鍋菜,沒有燒熟煮透,導致事故頻發,成為在報紙、電視中報道最多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角。
10.油炸食品要少吃
只要是含澱粉的食物,經過高溫加熱都會產生丙烯醯胺,比如燒糊的米飯、麵包皮、油餅、油條等。
媒體報道說丙烯醯胺具有致癌、致畸等作用,這些食品我們是不是都不能吃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致癌致畸是以遠高於我們日常攝入量的條件得出的動物實驗結論。
那是不是我們就可以放開吃油炸麵食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我們只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油炸麵食,多吃生鮮蔬果,這樣丙烯醯胺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11.生吃海鮮要提防
副溶血性弧菌多存在於海產品中,近幾年已成為沿海地區食物中毒的第一大原因。生熟不分也可以使肉、蛋、蔬菜等被交叉汙染。
由於副溶血性弧菌怕酸、怕高溫,因此在食用海鮮時除徹底加熱外,最好蘸醋食用。遊客到海濱旅遊時,儘量不要生吃海鮮。
【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分享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