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她把奶粉泡在一個碗裡,然後再把一個大菜包子掰下幾塊放進奶粉裡,用筷子插幾下搗碎,再夾起小塊的包子放進孩子嘴裡。孩子一會兒就吃了一個大包子,喝了一碗奶粉。
問奶奶“怎麼能給孩子吃湯泡飯呢?不是應該單獨吃?”
奶奶說“吃下去不也是混在一起嗎?她牙齒少,嚼不爛,提前泡泡,不用嚼也能吃進去,不傷胃!”
原來這個孩子從4個月開始新增輔食,從小就是這麼泡著吃飯,已經習慣了。若是不泡飯,孩子都吃不下去。
我們小的時候,大機率都是吃湯泡飯,還用饅頭蘸菜湯吃,但是現在證明湯泡飯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極為不利,已經在做的家長還是快收手吧。
有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什麼是湯泡飯,湯泡飯的目的是讓食物變軟,那稀飯不也是軟的嗎?孩子能喝稀飯,怎麼就不能吃湯泡飯了。
從材質和軟硬度上看是差不多,但實際上有本質區別。
湯泡飯:煮熟的米飯、做好的麵食和湯水混合在一起就是湯泡飯。如果是米飯和湯水混合,米飯的內部沒有變軟。如果是麵食和湯水混合,麵食的柔韌度就被破壞。
稀飯:稀飯在熬製過程中,把水和大米充分混合在一起,澱粉分解成糊精,成分發生了細微變化,從裡到外也都是軟的。小寶寶若是不咀嚼,消化也不會受到影響。
有很多家長之所以給孩子吃湯泡飯,是認為營養都在湯裡,目的是給孩子補充營養。比如用肉湯、魚湯、菜湯泡飯,就想利用裡面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營養專家範志紅說過,肉湯的蛋白質成分大概只有肉的十分之一。
營養專家也做過實驗,用雞、排骨、魚等常用燉湯原料分別燉煮6小時後,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說明85%以上的蛋白質仍在“渣”裡。
維生素實際上遇熱容易分解,經過烹飪以後,會損失大量營養,對身體的好處會大打折扣。
孩子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家長卻找不到原因,認為給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營養。那麼如果出現下列問題,請自查一下是否給孩子吃了湯泡飯。
1、生長髮育遲緩
固體食物用湯水浸泡以後,會變多變大,孩子連湯帶水的吃下去,很容易有飽腹感,雖然能量和營養不夠,但是已經不能再容納更多食物。經常這樣吃飯,營養攝入不足,就會導致營養不良而生長髮育遲緩。
食物沒有經過咀嚼就進入胃部,大塊的食物勢必需要更多的消化液進行消化,但是消化液卻因為沒有受到咀嚼刺激而逐漸減少,容易導致食慾不振。孩子吃的食物越來越少,也會導致營養缺乏。
2、咀嚼能力差
食物用湯水泡過之後就變得非常軟糯,孩子不會再進一步咀嚼,直接囫圇吞嚥下去。身體的器官的發展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不使用牙齒咀嚼,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會退化。咀嚼越少唾液分泌越少,牙齒的屏障遭到破壞,很容易導致齲齒等牙齒疾病。
咀嚼能力變差,語言能力會受到阻礙,面部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孩子長大很容易自卑。
3、脾胃虛弱
食物雖然浸泡過變的很軟,但是沒有咀嚼的食物還是沒有那麼細碎,進入腸胃以後,腸胃就需要調動更多能量消化這些食物,勢必給胃部造成巨大負擔。就像《肚子裡有個火車站》裡描寫的那樣,小精靈們累得筋疲力盡。
人體需求的水分也是有限的,吃湯泡飯會攝入更多的水分。水會沖淡胃液,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影響消化吸收。
脾胃負擔過重,就容易造成積食物。
吃飯看上去是一個稀鬆平常的事情,其實裡面大有學問,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從新增輔食那天起就要引起重視。
孩子之所以要新增輔食是基於如下原因:
孩子的生長髮育需要更多的營養,比如鐵,母乳已經不能再完全滿足,就需要從食物中攝入。孩子的咀嚼能力需要逐步培養起來,為面部發育、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助力。所以在新增輔食的時候,要注意滿足上述兩個要求,促進孩子的生長髮育。
6個月以上:
第一口輔食是米粉,逐步新增蛋黃、菜泥、魚泥、果泥等,第一次新增一種食物時,都是單一的,等到孩子適應了多種食物,就可以混合新增。
8個月以上:
新增爛飯、爛麵條,促進牙齒髮育,訓練咀嚼能力。食物由泥狀逐漸變成末狀,也就是說顆粒可以增大了。
10個月以上:
可以新增軟飯、饅頭,小塊的肉、蔬菜,進一步鍛鍊咀嚼能力。讓孩逐漸學會自己吃飯,鍛鍊手的能力,使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孩子吃湯泡飯,看上去是一個比較省力的餵養方式。但是大人舒服了,孩子卻遭罪了。如果你已經瞭解到湯泡飯的危害,就不要再給孩子餵了,學著給孩子吃正常的輔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