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2月24日電 (記者 蔡敏婕)“總的來講,這幾年一些手術方式到從傳統的開刀到微創,從微創開始到保留氣管,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減少術後併發症,這是一個趨勢。”2023華南國際胰腺精準診治論壇連日來在廣州舉行,廣東省人民醫院胰腺中心主任陳汝福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胰腺癌治療的最新進展。
胰腺藏於後腹膜,在惡性腫瘤中,最難診治的疾病之一當屬胰腺癌。胰腺癌因其發病隱匿、早期診斷率低、進展迅速、預後極差等特點,在醫學界被公認為“癌症之王”。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在國內外均呈明顯上升趨勢。中國國家癌症中心2021年統計資料顯示,胰腺癌位居中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7位,女性第11位,佔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率的第6位。
陳汝福表示,以往胰腺良性疾病手術大多采用傳統開刀的方式進行,但因胰腺位置特殊,切除時容易破壞到其他器官。近兩年,臨床上開始應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方式,並使用達芬奇機器人實現保留功能的腫瘤精準切除,既提高手術效率,也改善了患者預後。
一種新的治療區域性進展期胰腺癌的方式“納秒刀”也正在推廣,其原理是透過消融探針釋放納秒級高壓脈衝,擊穿腫瘤細胞膜,破壞細胞內平衡,最終使腫瘤凋亡。
“脈衝高壓電流只作用於探針治療範圍內的腫瘤細胞,消融的時候不會發生‘誤傷’,能夠保護腫瘤周圍甚至腫瘤內部的血管等,使患者併發症明顯減少,特別適用於周圍毗鄰重要血管、膽管、胰管的胰腺惡性腫瘤。”陳汝福說。
為了推動胰腺疾病診治水平提高,廣東省胰腺微創診治聯盟在論壇上成立,將會強化臨床科研,提高基層胰腺診治疾病的水平。
為推廣上述新型手術技術,廣東省胰腺微創診治聯盟在論壇上成立,將會強化臨床科研,提高基層胰腺診治疾病的水平。
“雖然手術方式在進步,但要想提高長久的生存率,‘早篩早診’仍是重要一步。”陳汝福提醒,遺傳因素在胰腺癌發病中大概只佔不到10%,其發病更多還是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吸菸、酗酒、不健康飲食、肥胖和糖尿病等均可能影響胰腺癌發病風險。
他建議慢性胰腺炎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長期吸菸、大量飲酒、高脂飲食、肥胖人士等高危人士,在50歲以後要定期做好胰腺癌相關篩查。篩查可透過抽血查腫瘤標誌物及腹部CT等方式進行,建議一年檢查1次至2次,儘早識別可能的癌症風險。
與此同時,由於現時任何疾病包括胰腺疾病都主張全過程治療,包括為手術前的一些精準的評估,手術當中的精細操作和術後康復的全程管理,陳汝福表示要建立一個大的資料庫和隨訪系統,為患者提供指導,提高生活質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