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裡所說“無厭於日”,簡單理解就是雖然夏天很熱,但是凡事有弊就有利,我們不要討厭太陽。
中醫講天人相應,夏季炎熱,我們的身體也受到相應的影響,陽氣外散外浮,氣血聚集體表,毛孔張開,腠理開洩,日夜耗陽,同時暑季多溼,溼為陰邪,易傷陽氣,則必然內陽中虛。
因此,夏季是內陽易虛的季節,也是扶陽、排邪的重要時節。
提到夏季養生,三伏天必須是最好的時候沒有之一!此時人的陽氣最旺盛且向外開散,毛孔張的最開,易發洩到體表,所以一年養陽看春夏,春夏養陽看三伏。
三伏天養生有個不用花錢的好辦法,那就是——曬背!
曬背,就是給督脈充電中醫說:腹為陰,背為陽。因為從人體來說,陽經多行於背部,陰經多行於胸腹部。
人的後背有兩條大的經絡,督脈總管著一身的陽氣,古人稱督脈為“陽脈之海”,統領全身之陽經,而且主全身之陽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壽命。
背部,脊柱兩旁共有53個穴位,也是膀胱經、督脈穿貫的一個地方,透過曬日光,膀胱經和督脈一同得到滋養:血管中的血液、淋巴里的水液,經絡中的能量在高溫的作用下充盈飽滿,夏季發病(呼吸系統病、咳嗽等)的情況就自然會減少,而且曬背還能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
現已119歲的新疆老人買合莆·孜汗有個出了名的愛好——曬太陽,只要天氣暖和,老人每天都要下樓懶洋洋地曬上半小時,而且這種曬太陽:“重在曬背”。他說,每天讓陽光直射背部,全身上下都舒服的不得了。
以前的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幾乎每天都會跟太陽有聯絡,現在的人大多數時候都是兩點一線,上班——回家——上班,全程要麼打車要麼地鐵,很少和太陽長時間相處,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的身體免疫力越來越低的原因之一。
三伏天就是上天賜予我們修正身體的好機會,多曬曬背,吸收太陽光的“元陽”,生髮陽氣,提升免疫力。
正確曬背,勝過補藥首先大家要知道三伏的時間表:
2020年三伏灸時間
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共40天,具體如下:
伏前:公曆2020年7月6日——7月15日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8月24日
伏後:公曆2020年8月25日——9月3日
其次,大家要知道曬背的幾個要點:
1、曬背時間和時長
曬背最佳體驗日期即三個伏日:7月16日、7月26日、8月15日,其他的時間都不是首選的。
曬背的最佳時長:第一次曬背20分鐘起即可,只要瞭解一下自己身體的耐受性,如果感覺還不錯,可以適當延長,一般保持30分鐘~1小時即可。不要只圖時間長,容易曬傷。
曬背一天中最好的時間:曬背時間最好選擇上午10-11點,下午4點的午後陽光最好,不要太長時間。
曬背最適宜人群:虛寒體質、寒溼內盛的人,經常便溏腹瀉、四肢寒涼怕冷的人群。
2、曬背需要的裝備和姿勢
不要光著:不要把曬背變成凍背不要脫光了站在室外,曬背的最好方式是穿著背心,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
禁忌:不可以直接暴曬頭部,頭部屬陽,曬久了會頭暈、中暑、胸悶。建議打傘或者用屋簷、帽子遮擋。
3、曬背需要補充的水分、飲食、藥品
飯後半小時:一般不建議空腹或者吃飯後立即曬背,不吃飯容易導致低血糖、頭暈噁心、心慌氣短等現象。為了腸胃健康,一定要吃飯,而且要在飯後半小時再進行曬背。
曬中會流很多汗,請及時補充水分,飲水推薦:常溫酸梅湯、綠豆湯、淡鹽水。
攜帶溫水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應急之用。
曬背禁忌1、體質禁忌
孕婦;
喝完酒;
紫外線過敏;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
氣陰兩虛或陽盛體質;
年齡大需家人陪同。
以上人群為了確保安全,不建議曬背,因為曬背還是很考驗人的體質的,有特殊情況的不要隨意嘗試,得不償失就不好了。
2、不要貪涼
曬完出汗期間,禁止吹風、直接進入空調房。
很多人都有在外太熱,一回家就開始對著空調、風扇猛吹的習慣,這個習慣特別傷身,一冷一熱極易得病,如果不注意這個操作,曬背根本起不到作用!
所以,曬完後最好在蔭涼處避強風冷水,一定要等汗停了,準備一件外套,再進入空調屋。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的一句話很明白地告訴人們,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沒有它就沒有生命。
人在學會直立行走之前,是用四肢爬行的,用後背對著太陽。所以說,人的後背是屬陽的,胸腹是屬陰的。
而且按民間中醫符天昇的說法:
“後背是通臉的,如果你的臉不乾淨,你的背部絕對不乾淨;你的臉色乾淨了,看著紅光滿面的,又紅潤,又光滑,又有水分,又幹淨,你的背也自然跟著臉轉變了。”
《黃帝內經》中不僅有關於三伏天曬背的養生法則,還有三伏天的飲食、起居等養生知識,當然除了三伏天,還有關於四季的每時每刻、節氣當時的保健方式,一本書囊括了人體的健康秘密。
所以從古至今,養生學家、中醫都會去研究這本著作。但是想要讀得懂,最終為己所用,還需要解讀其中的繁文雜字。
之前有幸聽過《跟張樹劍教授讀黃帝內經》這門課,他把《黃帝內經》掰開了揉碎了,結合現代中醫學,更科學地呈現出來,原本晦澀難懂的古文,被解讀後通俗易懂。
跟著張樹劍教授,讀透《黃帝內經》,學會養生,永久有效▼《黃帝內經》主要內容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
“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絡的。“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理論。
“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係為主要內容的。
“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
“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
“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
其中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讀透了《黃帝內經》,也就掌握了開啟健康的“金鑰”,尋常人也可以進行一定的自我調理,尤其是中老年人,正是養身的關鍵時期,多學習一些養生知識,預防疾病不受罪。
#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