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不難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出現了喜歡打人的現象,尤其是在跟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動不動就對夥伴拳打腳踢,甚至還罵一些髒話。許多家長不喜歡這種行為,於是經常糾正孩子這樣不良行為,但是孩子總是屢教不改。許多家長就感到疑惑,孩子到底是從哪裡學來這些壞毛病的?自己該怎麼去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改掉這些壞習慣呢?
其實在許多時候,電視裡播放的一些暴力的,不適合小孩子看的電視或電影,都沒有注意避開小孩子。這時候有家長覺得,不就是電視劇嗎?小孩子哪能懂這些呢。事實上這些有限制級的電視或電影很有可能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這些畫面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甚至會一直停留在他們的記憶當中,不但會導致孩子容易做噩夢,而且還會讓他們對周圍的世界產生緊張感。
作為家長需要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要弄清楚,主動去了解孩子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過程,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去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引導,避免錯誤的教育行為,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假如家長在生活中沒有注意到一些暴力的畫面,年紀較小的孩子看到了就會很容易發生"遺傳"行為。
班杜拉波波玩偶實驗告訴家長:"暴力"是會遺傳的!如今在電視或電影中設定一些限制級的等級,目的就是防止年幼的孩子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暴力的畫面,從而對他們產生影響,導致他們產生攻擊性的行為。在50年前有一位著名的心理科學家做了一項實驗,為了確定孩子是否能夠透過暴力性的畫面而學會攻擊做出了幾組實驗。
阿爾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成功地演示了一個十分著名的,並且對兒童心理研究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的實驗,叫做"波波玩偶實驗"。 主要研究的是孩子是如何透過外界資訊學會攻擊的方式的。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孩子是透過觀察與別人的交往方式從而形成他們的行為方法。
在實驗中24組孩子都被分別帶進一個遊戲室,在遊戲室裡面,他們可以看到一組影片,影片裡面所展示出的是對待模特的不同行為。而觀察模特被暴力對待的一組和溫和對待模特的一組分別分開。觀察十分鐘之後,再參與到自由玩玩具的過程當中。孩子們紛紛開始玩,起了許多玩具。在看了攻擊暴力行為的一組孩子當中,整個過程都會對玩具進行暴力行為,而沒有看過攻擊暴力行為的一組孩子,他們整個過程只是擺弄玩具,並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科學家對孩子的暴力等級作出了分類並設定了攻擊行為的等級。阿爾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得出了一定的結論:在行為上,男孩子的攻擊要比女孩子的攻擊性要高,但是女孩子的語言攻擊性比男孩子的攻擊性更高。就算沒有在學習過程中相同的玩具孩子也能夠"遺傳"到相同或類似的暴力行為。
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其實這都是家庭教育"遺傳"的有些孩子遇到事情就喜歡發脾氣或是喜歡拳打腳踢,對別人實施暴力行為,在兒童心理學上這種行為稱為兒童攻擊行為,這種攻擊行為是指,因為自己的慾望沒有達到滿足條件,因此會對別人採取暴力行為,甚至會對身邊的物品進行破壞。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峰。
換句話說,假如孩子經常性的出現了暴力或喜歡攻擊別人的行為,這樣會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的形成,甚至會妨礙孩子今後的發展,會讓孩子在以後進行人際交往的時候會很容易出現一定的阻礙。
而且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形成暴力心理,會對孩子將來以後所產生犯罪的機率有所關聯。心理學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兒童期就被認定為有攻擊行為。假如孩子從小就表現出暴力行為,對他人有攻擊性的行為的孩子,假如家長沒有刻意去進行引導和阻止長大之後就會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作為家長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是否經常出現攻擊性比較強的行為,要及時加以矯正。
有些時候孩子形成暴力行為大多數跟家庭教育"遺傳"有關。有些時候當孩子犯錯了,許多家長下意識的就去對孩子進行暴力懲罰,"以暴制暴"的方法去對孩子進行教育。當孩子做錯事就不管任何原因,就把孩子打一頓,當孩子捱打之後就會很容易產生低落的情緒,這種情緒就會很容易轉移到別人身上,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其他人。於是就會出現孩子暴力或攻擊的行為。
作為家長要避免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掌握一下小技巧,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1、注意避免暴力場景,營造溫和家庭氛圍
現在的孩子與以前的孩子不一樣,以前我們只能看看新聞或看看報紙和書,現在的孩子他們經常所接觸的大多都是電子媒體。大眾傳媒所展現的資訊五花八門,有一些不良的媒體會給孩子展現出一些暴力片段,這樣會給孩子的暴力性行為製造了一個萌芽。
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深刻的意識到電視或電影的暴力片段會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注意避免暴力場景,儘量讓孩子少接觸這些暴力片段,營造一個溫和的家庭氛圍。實踐證明,生活在一個有良好家庭氣氛、有充裕玩耍時間以及有多種多樣玩具環境中的孩子,攻擊行為會明顯減少。應該多花時間去陪伴孩子,不要一味的讓手機去陪伴孩子,有時候多點進行親子活動,也能夠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2、家長以身作則,給予孩子良好形象
在現代的教育理念中,許多家長都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對孩子的親子教育,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有些時候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做到我們所期望的那樣,但是我們自己卻不能做到。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孩子也不會去做得到。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暴力攻擊性行為,作為家長應該要以身作則,展現給孩子一個良好形象。
據科學家研究分析:事實上,6歲前的孩子並不能理性地對待自己的情緒問題。如果家長習慣性的,用暴力語言或行為去對待孩子,那麼孩子也會慢慢的去學習這種行為機制。他們認為用暴力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方法,家長一定要避免讓孩子養成這種不好的習慣。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點與孩子進行溝通,將對孩子的懲罰轉變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