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活到此數就算長壽

古時候,七十古稀,能活到70歲就夠了,算長壽,但是在現代,活到70歲是很普遍的,人們通常不會把70歲作為長壽的標準。那到底活到多少歲算長壽?有很多人認為的100歲,其實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回到這個歲數就算長壽了,該知足了,別一味貪多,下面就跟大家好好嘮一嘮。

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

專家指出,其實一個人能活到本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就算得上長壽了。在我國,根據衛健委釋出的公告,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了77歲,若能活到77歲,就可以算長壽了。若已經活到了80歲,值得恭喜,多出來的就是賺到的。

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活到此數就算長壽

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老年人的年齡劃分來看,活到90歲及以上可以算長壽。世衛組織對於老年人的年齡作了詳細的劃分,60歲以上可算作老人,64-74歲是年輕老人,75-89是老年的老年人,90歲以上則是長壽老人。

其實,大家不用一味貪多,並不是活得越久就一定越好,因為比起長壽,健康更重要,健康的長壽老人才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說活了很久,但身體患有各種疾病,需要家人一直照顧,對於老人自己而言,或許並不希望自己長壽,會覺得反而增加了家人許多負擔。

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活到此數就算長壽

有望成為健康的長壽老人,通常都有以下幾個特點,不妨對照看一下,希望你在其中:

第一,不肥胖。肥胖不僅會影響顏值,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健康,肥胖的人,患上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比不肥胖的人高,所以不肥胖能規避掉很多風險,有望長壽。一般來說,BMI指數在18.5-24之間是標準的體重,不過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以適當放寬標準,超出一點也正常,並不是越瘦越健康。

第二,愛散步。生命在於運動,但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專案是不一樣的,對於老年人來說,散步就比較合適,每天養成散步的習慣,有利於長壽。每天晚飯後可以走一走,走半小時左右,既能促進消化,減輕腸胃負擔,也能舒緩身心,同時也會有一點倦意,晚上睡覺或會更快,睡眠質量能得到改善。

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活到此數就算長壽

第三,不貪嘴。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都會下降,血管也在老化,高油高脂高鹽食物不適合常吃,能管住嘴的人,血管會更健康,血管健康人則長壽。長壽老人的飲食大多是比較平淡的,同時也會注意食物多樣化,吃得比較雜,但不會貪多。

第四,心態好。心態好的人,能看得開,不會過於鑽牛角尖,自己為難自己,有這樣的心態,體內氣血的執行會更順暢,身體能得到充足血液的滋養,自然更健康容易長壽。不僅如此,保持一個好心態,其實很多時候不好的事情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會變得很差,或會有轉機。

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活到此數就算長壽

總而言之,並不會活得越久越長壽,生命不完全在於長度,質量也很重要,若能活到人均預期壽命,也就不錯了,若以上幾點你都符合,或有望成為健康的長壽老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07 字。

轉載請註明: 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並不是100歲,專家指出:活到此數就算長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