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最全面詳解

隨著現代人養生意識的加強,很多人都瞭解【溼氣】這一中醫名詞。

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最全面詳解

祛溼方式有很多,比如祛溼方法有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但這些中醫概念是什麼意思呢?怎麼才能做到?

開頭,首先要講三個概念,幫大家理解:

1、溼氣是什麼?溼邪(氣)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傷人陽氣。溼有外溼、內溼之分,外溼常因季節或久居溼地或淋雨涉水;而內溼多與恣食生冷及脾腎陽虛。

2、溼邪又易與風、寒、暑、熱、溫、毒等邪糾結,其表現形式錯綜複雜,故溼氣又可分為寒溼、溼熱等。

溼氣判斷

3、三焦分佈

這就是要以化溼、燥溼、利溼、滲溼、勝溼等法,辨證治療,針對調理的原因!

• 五種祛溼法的區別

化溼法作用於中上焦,藥物多芳香、辛溫,使溼邪從表從外而散。燥溼法作用於中焦(亦有部分藥物作用於上、下焦),藥物多苦溫或苦寒。利溼法作用於下焦,藥物多苦寒,使溼邪從小便排出。滲溼法作用於下焦,藥物多甘淡,也是使溼邪從小便排出,但作用平和。勝溼法作用於肢體關節、肌肉、筋骨。

另外,經常有人私信問我,除溼、運溼是什麼方法?除溼與祛溼同義,運溼是指具健脾而又能祛溼者的食物。下面我們一一講解這五種祛溼方法,以及常見的中藥材推薦。

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最全面詳解

一、什麼是化溼?

化溼法主要針對中焦脾胃病變,其次是上焦病變。化溼藥多為辛溫芳香之品,適用於寒溼、暑溼、溼溫病證。

包括疏表化溼、清熱化溼、解毒化溼,化溼是將溼化去,有自行吸收的意思。健脾化溼如白扁豆,芳香化溼如白豆蔻,清熱化溼如黃連,溫陽化溼如炮姜。

二、什麼是滲溼?

滲溼就是淡滲利溼藥,性平味淡,具有滲利溼邪作用的藥使在裡的溼邪從小便排出,利小便而排溼,比如茯苓,滑石,車前草,澤瀉,瞿麥、扁蓄等。

滲溼為水溼透過滲透而散的意思,不一定有利尿作用。健脾滲溼如薏苡仁,利水滲溼如豬苓,清熱滲溼如地膚子。薏苡仁和地膚子沒有利尿作用,豬苓有弱的利尿作用。

三、什麼是燥溼?

清熱燥溼藥治療溼熱性質的疾病,比如溼疹,過敏性疾病,苦參,黃柏,黃連,黃芩等。

燥溼常用於寒溼體質,寒溼中阻可表現為畏寒肢冷、噁心嘔吐、腹脹洩瀉、舌苔白膩、倦怠乏力,可選用橘皮、蒼朮、厚朴等。

四、什麼是利溼?

利溼利有通利的意思,有弱的利尿作用,使溼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滲利溼、溫陽利溼、滋陰利溼、清暑利溼、清熱利溼、溫腎利水等法,適於中下焦溼邪。

健脾利溼如白朮,淡滲利溼如茯苓,清熱利溼如茵陳,都有弱的利尿作用。

常用藥還有澤瀉、車前子、車前草、滑石、木通、通草、冬瓜皮、茵陳蒿、赤小豆、燈芯草、地膚子、木防己、玉米鬚等。

五、什麼是勝溼?

勝溼藥多辛溫,且多具燥烈之性。用於風寒溼三氣雜至停留在肌肉、關節、筋骨、經脈之痺證。 常有肢體重,如關節腫痛、肌膚麻木、筋脈攣急等。既能祛溼又能祛風,才稱勝溼。

勝溼藥能祛風,止痺痛,但風溼阻於經絡,經久不愈者,常與活血養血藥同用,此即“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

很多人會覺得選材麻煩,還要自己熬製,有比較便捷的祛溼方式,下面藥食同源純中藥茶,可以每天堅持調理,不過還要先判斷是寒溼還是溼熱的體質,這款茶的受眾人群還比較大。

化溼燥溼利溼滲溼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學了幾年中醫的人都搞不清楚。首先要釐清這利溼,化溼,滲溼,燥溼 這四個詞都是中藥裡面的專用術語,用在別的地方可能意思差不多。但是我們用在中醫的功效表達上是有一定的約定俗成的規矩的。

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最全面詳解

下面一段是,給大家補的基礎知識。如果不看估計是搞不懂以後我再說什麼的。

先給大家講講中醫裡面的溼都指哪些東西。這個一定要搞明白,要不頭大了別怪我。中醫的溼有這麼幾種吧。

  1. 先來一種,主要是以吃飯不香,吃了飯覺得肚子裡面脹,不舒服。口會幹,但是又不想喝水,或者喝很多水還是不能解渴,就像喝了白喝一樣。甚至有些吃了飯會有往上反的情況,喝了水就像水停在那裡還晃盪晃盪響這種現象。大便一般是軟的,稀溏的。
  2. 再來一種,大家都知道,夏天吹電扇吹空調吹厲害了。或者是吃了宵夜喝了啤酒,之後就開始肚子造反,拉個不停。拉出來的都是一些粘液狀的腖子一樣的東西,甚至還有血。肛門墜的厲害,隔幾分鐘就像去拉一泡,去了發現才是萬般辛苦皆是空呀,辛苦呀,根本拉不出來有木有?
  3. 又來一種,白帶太多,粘的,腥的,內褲直接放哪裡都可以站起來的那種,外陰瘙癢,簡直坐立不安,真是見了桌角都萬分親切的妹子們,其實人家一直想說,這跟飢渴沒有關係,這是病得治呀!
  4. 還有一種,水腫,身上肌膚,一按一個坑,不起的這種人,小便又少,肚子變大,裡面像有水一樣,噁心嘔吐,吃不進飯。

這些人,你碰見過幾個?

  • 碰到第一種,叫溼阻中焦,這是溼在脾胃。溼在脾胃裡,就導致你脾胃的運化功能受到影響,吃飯吃不進,吃進去也不太消化。喝進去的水也不能吸收。這是脾胃的溼。
  • 碰到第二種,這叫大腸的溼,溼濁影響大腸之後會導致大腸穿化糟粕的能力不足,導致拉肚子。溼還會影響氣的執行,氣滯就會導致肛門墜。這叫裡急後重。
  • 碰到第三種,叫溼濁下注,體內的水溼不能得到運化之後就會亂跑。跑到下面去,就會出現白帶過多。外陰瘙癢這種問題。
  • 碰到第四種,叫水溼停聚,直接就沒用的水亂跑。跑到全身各處,跑到哪裡哪裡腫,水都到身上去了,小便自然就沒了。
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最全面詳解

以上就是給大家普及一下中醫裡的溼到底都有哪些東西。什麼叫做中醫的溼?一個溼字裡面有這麼多的東西,大家糊塗了沒有?如果我在後面括弧裡寫一句,其實以上就是為了大家沒學過中醫的人快速理解而連比劃,帶掛啦的一個粗獷分類,大家還敢亂學中醫麼?(確實是,這個不是給專業中醫看的,發現問題理解我一下。要糾結精確,真是沒辦法講清楚了。)

好了,正餐來了。溼有這麼多種,治起來肯定不是一個辦法,所以產生了,化溼,燥溼,利溼,滲溼,這麼多種術語,也可以叫辦法吧。

  • 要治第一種溼,我們要化溼,怎麼用呢?我們用藿香,芳香化溼,用 白豆蔻,芳香化溼,用厚朴,用白朮。這麼多的東西其實就是為了治這一種東西的。溼在中間,我們就化掉他。
  • 要治第二種溼,我們要燥溼,怎麼用呢?用黃芩,用黃連,這些藥都是苦燥的藥物,用燥溼止痢。
  • 要治第三種溼,我們要還是要燥溼,但是這次用的就是上面倆了,這次要用燥溼止帶藥,用黃柏,用龍膽,用秦皮。
  • 要治第四種。我們就要滲溼,利溼一起上了。要把在身體各處的溼讓他滲到膀胱裡去,在把膀胱裡的水通利下去,用什麼呢?豬苓,澤瀉,車前子,這些東西就可以上了。這樣就可以水腫得消,小便得通了。

明白這四個術語是怎麼個區別了吧?這四個是針對不同的證型採取的不同治療辦法。

  1. 化溼一般用來針對中間的溼,脾胃的溼。用化溼藥。
  2. 燥溼一般用來針對溼和熱一起來的時候,腸道的溼,外表的溼,帶下的溼。用清熱燥溼藥。
  3. 利溼一般用來治有小便少的溼證,滲溼一般用來治有水腫的溼。這兩個分不太開,經常一起上,用利水滲溼藥。
  4. 燥溼:用苦味藥祛除溼邪,適於溼邪上泛,因苦味主降。化溼:用芳香類藥物祛除溼邪,適於上焦及脾胃溼邪,芳香入脾。
  5. 滲溼:用味淡的藥物利溼的方法。
  6. 利溼:用利溼藥物使溼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滲利溼、溫陽利溼、滋陰利溼、清暑利溼、清熱利溼、溫腎利水等法,適於中下焦溼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10 字。

轉載請註明: 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最全面詳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