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怎麼這麼黃啊?”
“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呀?”
看到寶寶變成“黃寶寶”,
一連串的疑問總在寶寶出生後
從媽媽的腦中冒出來,
到底寶寶為什麼會有黃疸,
爸爸媽媽又有哪些觀察照顧法則呢?
新生兒黃疸全面解讀手冊
「黃疸」為新生兒常見的症狀之一,特別是亞洲國家的新生兒約有70%-80%會有肉眼可見的黃疸現象,但是,這個造成寶寶延遲出院或返院治療的疾病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實際影響呢?
黃疸:膽紅素蓄積
黃疸是寶寶在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問題,造成此一症狀最主要原因,為體內膽紅素積聚所致。
膽紅素為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老化代謝所生成的物質。一般來說,膽紅素會藉由肝臟代謝排出體外;若膽紅素過多或代謝產生困難,便會積聚於體內,引起皮膚與眼白泛黃的現象,便是所謂的“黃疸”。
兩種新生兒黃疸兩種大不同
●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顧名思義為新生兒正常生理現象所造成,除了單位紅血球數目多、壽命較短,導致膽紅素產生過量外,初生寶寶的肝臟代謝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代謝膽紅素的能力不佳,且腸肝迴圈旺盛,都是造成生理性黃疸的原因。一般而言,足月兒的黃疸指數最高不超過12,早產兒則為15。
●病理性黃疸
非正常生理現象所導致的黃疸症狀,即為「病理性黃疸」,可能的原因包括新生兒溶血性疾病(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蠶豆症)、紅血球過多症、新生兒感染(如:敗血症)、新生兒出血(如:腎上腺出血、頭皮血腫)及肝膽疾病等。
病理性黃疸的五個指徵
太早:出生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
太高:足月兒黃疸指數超過12,早產兒超過15.
太快:單日黃疸指數上升5個單位以上。
太久:足月兒黃疸症狀持續超過2周未消退,早產兒超過3周未消退。
直接型:直接型膽紅素值超過2.0mg/dl,或超過總膽紅素值15%以上。
黃疸指數
黃疸指數為單位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若黃疸指數為12,表示每100cc的血液中累積含有12毫克的膽紅素,醫學上以12mg/dl來表示。
黃疸疑問大揭秘
Q:喝母乳的寶寶黃疸會較嚴重嗎?
少部分喝母乳的寶寶發生黃疸的機率,的確較喝配方奶粉來得高,且持續時間較久。但在判斷母乳為影響寶寶黃疸的原因前,必須排除任何可能的病理性原因,所以有關母乳哺餵的黃疸情形多為良性且無害,媽咪無須過於擔心。
母乳哺餵造成的黃疸型別
早髮型餵食母乳黃疸
由於寶寶出生後頭幾天水分攝取不足、熱量不夠以及肝臟迴圈增加所致,媽咪可藉由增加母乳哺餵次數及奶量來降低黃疸症狀。
遲髮型母乳黃疸
這種黃疸的症狀會持續2-4周仍未消退,因為母乳中某些成分會抑制膽紅素結合作用所導致,可藉由暫時停止母乳哺育2-3天,使黃疸指數下降後,再恢復餵食。
Q:黃疸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新生兒黃疸是否會造成後遺症?單看「未結合型膽紅素」的濃度,若血中「未結合型膽紅素」濃度太高,則此種脂溶性的物質便會滲入腦組織,造成腦細胞壞死,導致神經方面的後遺症,此種情形即為「膽紅素腦病變」,通常有此種病症的新生兒的黃疸指數高,且症狀持續時間較長。
Q:出現什麼症狀時該治療?
由於黃疸指數在自然生理性的狀況中下降後,仍有恢復上升的可能,所以媽咪將寶寶帶回家後,仍需留意生理現象並及時送醫,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觀察黃疸的兩個準則:
觀察皮膚顏色
要初步判別寶寶黃疸嚴重的程度,可以將寶寶抱至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日光燈或室外光線,切勿於黃光或陰暗處),以手指按壓寶寶的皮膚,觀察該處皮膚是否呈現黃黃的情形。
一般來說,黃疸是由頭部向下蔓延,若寶寶的腹部或腹部以下皮膚已泛黃,或有泛黃部位擴散快速的情形(例如單日內,由臉部延伸至胸腹部時),需送醫進行診斷。
留意生理現象
若寶寶出現嘔吐、活力降低、腹脹、腹瀉、發燒、哭聲改變、小便變濃茶色、大便顏色變白等情形,就要考慮是否為病理性黃疸,需立即送醫檢查。
“黃疸”寶寶的治療和照顧
多數新生兒都會有黃疸的症狀,所以,現行的治療方法與居家照護原則便是媽咪一定要學習的課題。
醫院治療的方法:
1:藍光照射
以特定波長的藍光(光譜425-457nm)照射,使未結合型膽紅素轉化成無毒性的異構物,並進一步由尿液及膽汁排出,達到治療的效果。
2:交換輸血
一旦膽紅素過高或經照光治療後反應不佳,黃疸指數仍持續上升時,就可考慮進行交換輸血的治療。
居家照顧的四個原則
若寶寶的黃疸症狀未達留院觀察與治療的標準,通常會允許寶寶返家,此時,除了要細心觀察寶寶的黃疸嚴重程度與生理狀況外,更要留意遵守以下4點居家照護的原則。
●給予足夠的餵養
部分新生兒黃疸是因為餵養方式不良,造成脫水或熱量不足的情形,媽咪應給予寶寶足夠的餵養,並留意寶寶的體重是否有正常增加。
●避免感染
有些感染會以黃疸症狀作為外顯表徵(如:尿道感染),所以媽媽應維持環境與寶寶的自身清潔。
●勿自行給予藥物或補充液體
新生兒在正常哺餵母乳與配方奶的情況下,即可獲得充分的熱量與水分,額外餵食其他補充液體會導致新生兒代謝的負擔;以外,寶寶在服用藥物前也須經由醫生核准,因某些藥物與藥物中的物質會引起蠶豆症嬰兒溶血,導致黃疸惡化的嚴重後果。
●穩定環境溫度
相較於成人來說,新生兒體表面積較大且皮下脂肪少,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較差,穩定的環境溫度將有助於控制寶寶體溫的起伏程度,也可避免黃疸惡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