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兒常做一個動作,一查發現是缺鋅,很多父母都誤把它當積食
執筆:邵菲
有了孩子之後,不少寶爸寶媽變成了驚弓之鳥,只要孩子出現一點什麼問題,就會想盡各種辦法調理,急忙之中往往忽略了出現問題的根本所在,反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好心辦壞事。
案例
薇薇是一位2歲女孩的媽媽,近幾天,薇薇發現孩子胃口似乎有些不太好,看到平常喜歡吃的飯菜也沒食慾,看起來無精打采的。
剛開始,薇薇以為孩子是積食了,就將飯菜做得清淡了一些,還為他買了一些健脾的藥物。可是一連幾天,孩子的食慾還是沒有絲毫好轉。
不僅如此,薇薇還發現孩子日常總是喜歡咬指甲,有個手指甚至都被咬破了還不放手,感覺事情不對勁的她趕緊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
結果醫生告知,孩子這不是積食,而是缺鋅了,需要及時補鋅。
經過醫生的詳細解釋之後,薇薇才知道自己這是錯將缺鋅當成了積食。
不過還好發現得早,薇薇在給女兒補了一段時間的鋅之後,孩子的胃口逐漸好轉,咬手指頭的習慣也改掉了不少。
寶寶缺鋅的危害
在新手爸媽的眼中,鋅常常不如鈣的關注度高,所以不少寶寶常因忽視而導致缺鋅。
從理論上來講,只要保證日常正常飲食,通常不會出現缺鋅的情況,但由於這樣微量元素大多存在於深海魚類及動物肝臟中,孩子不容易在日常飲食中攝取。
所以,寶寶缺鋅的情況其實非常普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兒童缺鋅比例已佔60%,而一旦缺乏,將可能對寶寶健康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1、降低免疫力
鋅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轉的關鍵物質,一旦大量缺乏,將會影響免疫系統的日常工作,削弱免疫細胞與病毒抗爭的能力,進而降低人體免疫力,進而體質差,易生病。
2、食慾不振
研究表明,寶寶體內缺鋅,會使得味覺變得遲鈍,消化能力受到抑制,進而變得食慾不振,甚至“異食”。
通常,情況不嚴重的時候,尚不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產生直接的負面營養,但如果持續嚴重,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進而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3、注意力不集中
不少父母將孩子的這種行為錯認成了“少兒多動症”,但其實可能是因為缺鋅導致大腦神經發育受到抑制,進而在動作上表現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等。
由此可見,寶寶缺鋅的危害著實不小,嚴重可能危害身體健康發育,所以,提早預防,以及及時發現寶寶缺鋅的訊號就顯得尤為關鍵。
寶寶缺鋅的5大訊號,家長易誤判為積食
1、缺鋅的訊號
食慾不振,存在厭食和挑食行為。
異食,喜歡啃手指,或吃其他奇怪的東西。
手指愛長倒刺,指甲出現白斑。
頭髮枯黃,沒有光澤。
口腔頻繁潰瘍,皮膚紅疹、脫皮。
2、缺鋅如何補充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缺鋅後,需要及時為其補充,但不可盲目過量補充,否則會影響鈣、鐵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此時,正確的做法是:先飲食補充,逐步新增瘦肉、蛋黃和牡蠣等含鋅量高的食物給孩子吃,如果還未改善,就尋求醫生建議,進行鋅劑補充。
延伸閱讀:這些才是積食的真正訊號
1、反覆打嗝,氣味酸腐
積食是由於腸胃消化功能跟不上實際需求,腸胃功能運轉出現問題,導致吃下去的食物無法被及時消化,而長時間滯留在腸胃裡。
而當這些滯留的食物慢慢腐壞變質的時候,就會產生酸腐味的氣體,並透過打嗝的方式排出體外。
如果寶媽發現孩子反覆打嗝,並且嘴裡有股酸腐的味道,那麼多半是嚴重積食了。
2、舌苔變厚、眼皮腫脹
中醫認為,舌苔是胃氣向上燻蒸,反映在舌面的表現,可以看做是脾胃是否健康的直接表現。
正常情況下,舌苔應該是薄且白色的,但如果遭遇積食,胃氣向上燻蒸會攜帶胃裡多餘的食氣在舌面上沉澱,從而變得厚且腐膩發黃。
當寶寶出現上述現象時,父母應及時帶其就醫檢查,以免危害正常發育。
【幸孕說】
當寶寶食慾不振之後,父母應當細心觀察,將其和積食區分開,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