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家有入園娃的老母親們準備好了嗎?有的媽媽肯定要說,我早準備好了,等娃一上學我先放飛自我個三天三夜,一想到老母親終於熬出來了,要解放了,根本就開心到睡不著覺啊!
有的媽媽則說,這怎麼能準備好呢。三年多的朝夕相處,一想到從此以後不能隨時陪在他身邊了,就難過,娃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怎麼辦,和同學相處不融洽怎麼辦?不懂向老師求助怎麼辦?他才那麼小,於是越想越睡不著覺……
好吧,不得不承認,不管家長是解放派還是焦慮派,關於孩子的這些問題我們都得考慮。
該來的總會來的,提前做一些準備,不僅可以將孩子和家長的焦慮降到最低,還能讓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當然了,對於小孩子而言,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暫時的。只要家長把心態放輕鬆,按照C媽給支的招兒做一做,一定會好很多的~
五 要
一要:模擬幼兒園生活
大部分恐懼來源於陌生的未知,而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個未知的冒險,恐懼和焦慮在所難免。
儘早讓孩子明白幼兒園的含義,熟悉幼兒園的生活,能在很大程度上給孩子安全感。可以提前幾天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溫馨有趣的環境,還有很多同齡的小夥伴在玩耍,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
此外也可以提前幾日在家執行與幼兒園一致的一日流程,比如早起吃飯、中午小睡、獨自吃飯、獨自上廁所。
還可以角色扮演突發狀況。去幼兒園不一定都是歡歌笑語,也會有衝突矛盾,為了讓咱的娃面對突發的狀況不至於手足無措,我們在家就可以帶領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遊戲,模擬在幼兒園可能發生的狀況。如沒吃飽、想去尿尿、不小心撞到小朋友(或被撞),被搶玩具應該怎麼處理,如何和老師說,都是可以提前演練的。
二要:多去幼兒園玩耍
相信給娃選幼兒園的時候,我們也都帶孩子去看過。但是,偶爾一兩次的印象和效果並不明顯。
在最終確定要上哪家之後,一定要儘可能多的帶孩子到幼兒園玩耍。
一般幼兒園在開園前都會有一些開放日或者半日緩釋班,最好多帶孩子去參加,先從短時間或者在家長的陪同下去熟悉幼兒園環境和老師,有這樣一個過渡的過程,孩子會更容易適應。
CC之前定下來幼兒園後,頭開學的兩週我每天都趕在幼兒園放學時帶她去玩。不僅對幼兒園的環境摸了個門清兒,還結交了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等真正開學後,有時她不願意去,我一跟她說可以找某某小朋友玩,她很快就能高興起來。
三要:和孩子一起準備入園物品
這一點真的不能省。雖然孩子看著還小,甚至有時間還會幫倒忙,但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物品一定要邀請孩子一起來準備。
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愛的文具、書包、繪本等。
當然上了幼兒園就是大寶寶了,很多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了,這種自己做主的興奮也可以提高孩子對幼兒園的期待。
四要:給孩子準備安撫物
這雖然看上去是非常小的一個件事。但卻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給孩子準備一個熟悉的玩偶或小玩具(比如父母的照片、玩偶等),這些陪伴孩子成長的物品,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孩子對陌生環境的緊張。
媽媽的手絹不僅能安慰湯姆,還能安慰其他小朋友,是不是很神奇~CC那會兒每天都要帶著一個玩偶,在她不開心的日子,給她帶上喜歡的物品,能夠很好的緩解她的情緒。
五要:給孩子吃定心丸
孩子不願意跟媽媽分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擔心你不來接他。
可能在大人看來會覺得有點好笑,我怎麼會不來接你。但孩子不一樣,他會想媽媽把我放到幼兒園是不要我了嗎?不喜歡我了嗎?媽媽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困難,那她還來接我嗎?
所以,送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吃一顆定心丸,明確的告訴孩子:媽媽一定會按時來接你!《媽媽一定來接你》曾給過教科書式的示範了。書中的小主人公米拉,一直在假設各種各樣的情況,來詢問媽媽會不會來接自己,媽媽也溫柔的一一回應。
並保證無論發生什麼,媽媽都會“一眼就會認出你,然後….然後,我們一起回家。”
(堵車,會像最快的魚一樣游來接你)
(天黑,會提著星星燈來接你)
(就算幼兒園裡孩子再多,我也會一眼就認出你……)
只有在得到爸爸媽媽肯定的回答之後,孩子才會安下心,而這樣的心理建設也會給孩子營造一種安全感,使得他們每天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能和你揮手說再見,因為他們知道,你一定會按時接他回家。
五不要
一不要:拿幼兒園嚇唬孩子
很多孩子在知道自己要上幼兒園,但還沒上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抗拒。常說:我不想去幼兒園。
有的家長似乎抓住了把柄。
你不好好吃飯,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
你再不睡覺,我就讓幼兒園老師管你。
本來幼兒園在孩子心裡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經大人這麼一嚇唬反而變成魔鬼野獸般恐怖了,等真到了上幼兒園那天,換誰也不想去。
當然也不要過度美化幼兒園的生活,有些媽媽生怕娃不喜歡幼兒園,把幼兒園描繪的跟花兒一樣美好!
殊不知,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孩子到了幼兒園發現並不是父母描述的那樣美好,根本不是很多玩具隨便玩,很多夥伴都友好,反而會更增加對幼兒園的牴觸心理。
二不要:過度焦慮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入園前的緊張焦慮程度要遠超過孩子,各種不捨、擔憂匯聚在心頭,動不動就紅了眼眶。
看看這位,娃還沒咋樣呢,爸爸卻先忍不住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因為娃還沒上幼兒園!
要知道,緊張情緒會透過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
要多相信幼兒園,相信老師是專業的,可以很好的照顧我娃,我們搞不定的事情,老師分分鐘就能搞定。
想要緩解自己的緊張就要明白,2/3的孩子都會出現焦慮情緒,但是,不用腦補各種憂桑畫面,因為大部分的孩子,真的不會一直哭。他們會經歷四種狀態:
反抗
大哭大鬧,目的就是不想留下來或者不想熟悉的親人離開。
失望
當發現大哭大鬧並不能改變既定事實時候,轉為斷斷續續的哭泣,並可能伴隨著不理睬他人的行為。
超脫
經歷了失望階段之後,慢慢地孩子就進入了超脫階段,願意接受別人,也願意融入新環境中,開始正常活動。
暴發
等到接園時,一看到親人,情緒再度來襲,好似一天受了多大委屈。其實一天過的可能也不錯,但一見親人就又崩潰了。
雖然大部分父母看到的只有前兩種狀態,但是,娃一天中呈現最多的,還是第三種超脫狀態。
三不要:一步三回頭(送園)
面對一個或鬼哭狼嚎撒潑打滾,或梨花帶雨楚楚動人的娃,呼喊著“媽媽不要走,不要丟下我”,我想老母親要沒點心理素質估計是走不成的。
但是一定要明白,一步不離的陪伴、空氣一般的存在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安全感。
若因為心疼娃,而一步三回頭,或者在門口“流連忘返”,這隻會讓娃覺得自己的“方法”有效了。
只要“堅持”媽媽就不會離開,就不用上幼兒園,明天同樣的場景還會再現,因此各位老母親學會正確的“再見姿勢”也是非常重要滴。
正大光明的說再見,而不是偷偷溜走:
如果媽媽經常在寶寶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無故消失,孩子會更加沒有安全感。
簡短地道別:
簡單的跟孩子說:“放了學媽媽準時來接你,放心。”就可以了。
不要婆婆媽媽地說“媽媽也捨不得寶寶”,製造悲傷情緒。
當機立斷的扭頭,不要反覆折回安撫:
就像CC幼兒園老師做的,說再見、承諾準時來接她,然後轉身關門!
孩子可能還是會哭鬧,但是,其實鬧完之後,人家可能真的過得挺好。
反倒是見你走了又回,猶猶豫豫,孩子才會覺得“有機可乘”,變本加厲的試圖用更強烈的反抗嚎出轉機。
四不要:遲到(接園)
這一點我們在前邊寫了它的重要性,在“不要”的這一欄再次強調,是因為它真的很重要。
對於剛入園的小寶寶而言,陌生的環境、不安的情緒早已經積攢了一天,他們就盼著在放學那一刻第一個見到媽媽,好釋放這種緊繃的情緒,開心也好哭鬧也罷,都是隻有面對媽媽時才有的,他們非常期待這種親密無間、放鬆的感覺。
但如果一等不來,二等不來,三等還不來,大家都走完了,自己的媽媽還沒有來,一定會非常失望,第二天送園恐怕也就更難了。
其實,哪怕是幼兒園的老生,也一樣非常期待媽媽能夠早早來接。
五不要:反覆詢問負面問題
兒砸,有沒有人欺負你?
有沒有尿褲子?
與其加重娃的悲傷情緒,不如多問娃些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都做了哪些有趣的遊戲等,鞏固娃對幼兒園的美好記憶。
入園在即,想要娃順利適應,這些操練和「套路」再不備起來就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