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中的“五一”旅遊市場:景區有序開放 市場人氣漸旺
聚焦復甦中的“五一”旅遊市場——
景區有序開放 市場人氣漸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曾詩陽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在多種優惠活動“攻勢”下,各地民眾旅遊熱情上漲,周邊遊、自駕遊、生態遊、鄉村遊等成為消費熱點。隨著旅遊市場復甦,疫情傳播風險也有所上升。為此,各地旅遊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按照分割槽分級原則,做到限量開放、有序開放,確保出遊民眾玩得開心,更玩得放心——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第一個小長假。與往常相比,今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有哪些新特點?各地景區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開放?疫情期間,旅遊企業怎樣逆勢突圍?記者就此作了採訪。
市場活力初現
“疫情發生後,孩子都沒怎麼出過門,趁著‘五一’假期,帶她來郊區呼吸下新鮮空氣。”北京市民李先生說。假期首日,李先生與家人來到北京紫谷伊甸園景區野餐。景區內的草坪上扎滿了五顏六色的帳篷,孩子們你追我趕,十分熱鬧。
同一日,在閉館近100天后,故宮博物院恢復開放。故宮博物院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每日限流從原來8萬人次降至5000人次。資料顯示,故宮不僅“五一”假期的門票全部售罄,甚至假期後第一個休息日——5月10日的門票也已售罄。
據不完全統計,5月1日北京共有124家等級景區開放,331家鄉村民宿恢復營業。同時,北京市文旅局推出御道漫步、古建遺芳、皇城雅韻等10條“漫步北京”精品線路,引導公眾安全有序“逛京城、遊京郊”。
從全國層面看,各地文旅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推動行業有序復工復產。5月1日,全國共有8498家A級旅遊景區開放,約佔總數的70%。部分地區更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例如門票免費、住宿優惠、發放消費券等。
以海南為例,三亞蜈支洲島旅遊區推出提前預訂送景區門船票及潛水培訓考證的“五一能量假期套餐”;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釋出“0元勞模特惠”“全國醫務工作者免票遊”等福利;海口市推出了以“五月的海風”為主題的六大優惠活動,包括髮放3000萬元鄉村旅遊消費券,開啟海南免稅優惠月等。
在多種優惠活動“攻勢”下,各地民眾旅遊熱情上漲,黃鶴樓、西湖、鼓浪嶼等景點受到遊客青睞,周邊遊、自駕遊、生態遊、鄉村遊等成為消費熱點。文化和旅遊部資料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旅遊市場活力已初步顯現。
疫情防控為先
隨著旅遊市場復甦,疫情傳播風險也有所上升。“移動性是旅遊業的天性,遊客自由流動帶來了無限制傳播性,熱門景點人流密度在特定時段易於稠密,又進一步加劇了疫情傳播風險。”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表示。
此前,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通知強調,各地旅遊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按照分割槽分級原則,做到限量開放、有序開放。“五一”假期期間,各地旅遊景區都是怎麼做的?
5月3日,北京頤和園景區入口處,顯示屏上實時更新著在園人數。“我們提前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了門票,現場售票全都取消了。”遊客王女士一邊說著一邊跟著隊伍向前挪動。經身份核驗、體溫測量合格後,王女士順利進入園區。
針對假期遊客突增情況,頤和園實施分時入園措施,根據客流規模實施預警管理,並設定單行遊覽線路防止遊客對流。園區內每隔幾米便有一位手持提示牌的疏導員,引導遊客按規定路線遊覽,確保遊客不聚集、不扎堆,文明有序參觀。
類似的疫情防控舉措,也出現在杭州千島湖、成都寬窄巷子、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景區。各地嚴格執行接待量不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30%的要求。
以泰山景區為例,由於出現區域性擁堵情況,景區連發3條通告控制客流。5月1日22時06分,泰山景區釋出通告稱,截至當天22時05分,泰山景區遊客量達到最大承載量的25%,已暫停售票。23時25分再發布通告稱,自5月2日起實行分時預約制度。23時30分又釋出通告,決定在日出後實行分割槽分時通行措施。
近端疏導、遠端限流的防控措施效果明顯。據文化和旅遊部訊息,全國各地景區基本做到了限量、錯峰、安全、有序開放。不過,預約和限流政策讓部分沒能買到門票的遊客感到沮喪。吳必虎表示,目前國內疫情尚未結束,境外輸入壓力仍在增大,旅遊景區要時刻繃緊防控弦,因地制宜制定嚴密可操作的實施方案。
“限量總體控制是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的根本前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席建超認為,現階段景區復工復產的本質屬於“底線管理”,應以確保遊客生命安全作為管理第一要務,“力求做到遊客既能有序進得去,又能馬上散得開”。
“雲遊”受到熱捧
出於對疫情的擔心,選擇“宅”在家裡過“五一”的人也不在少數,各大平臺提供的VR產品、旅遊直播、線上觀光等服務使得“足不出戶盡觀天下”成為現實,線上“雲遊”受到熱捧。
5月1日至5日,抖音推出“雲端旅遊局”直播活動,包括“不可思議的探險”“走遍美好中國”“舌尖上的城市”等板塊,讓觀眾跟隨鏡頭走進雲南大理、新疆喀納斯、浙江普陀山、珠穆朗瑪峰等景區。
此前,為了減緩疫情衝擊,早有多家景點開啟“雲遊”模式,滿足公眾“疫”時需求。
攜程發起了“景區雲旅遊”活動,聯合8家供應商免費開放超過3000家景區近7000種語音導覽產品;敦煌研究院和騰訊聯合推出微信小程式“雲遊敦煌”,使用者動動手指便可以360度探索全景數字洞窟;馬蜂窩旅遊與快手短影片聯合推出“雲遊全球博物館”系列,以直播形式帶領觀眾線上遊覽著名博物館和美術館……
從語音、圖文到VR,再到直播,“雲遊”的表現形式層出不窮,給公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中國旅遊研究院景區研究專家戰冬梅表示,“雲遊”把握住了疫情時期的市場需求,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又為景點開展雲服務提供了較為成熟的技術支援,推動“雲遊”從概念走向現實。
“‘雲遊’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例如,節省時間和經濟成本,突破天氣、交通、客流量等客觀因素侷限,讓遊客足不出戶就能擁有詩和遠方。”戰冬梅表示,“雲遊”不僅是“疫”時之需,疫情之後,人們線上下出行前還可以透過“雲遊”方式選擇和提前瞭解目的地,作足攻略,以便獲得更好的遊覽體驗。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景點加入“雲遊”行列。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表示,數字文旅產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成為新的熱點和趨勢。下一步,文旅部將加快發展數字文旅產業,推動文化旅遊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旅遊消費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