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迅速,火車運輸和空運等都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那麼小夥伴們知道古代是如何運輸貨物的嗎?在古代除了馬車運輸,漕運是重要的運輸手段。比如清朝顯貴人家的生鮮果品,都是透過官船運送的,漕運相對平穩,所以運輸易碎貨物時,大多會選擇漕運。
在古代,運河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我國的一條古老的運河,它從春秋時期開鑿,時至今日已經有2500年了。它南起杭州,終點為北京,貫穿五大水系,這條運河對古代的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那麼這條運河在今天,還有利用價值嗎?
隨著近代海運的發展以及公路鐵路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完善,有人認為,這些交通方式完全可以滿足運輸需要大運河復航毫無意義,完全勞民傷財,在這種視野之下,原來作為溝通南北經濟動脈的京杭大運河似乎已經只剩了文化價值。
但是京杭大運河真的沒有必要複合嗎?眾所周知,水運成本最低,運量最大的運輸方式,京杭大運河的運輸能力完全可以幾條高速公路和鐵路相媲美。同時由於運河沿線貨物吞吐量巨大,採取公路運輸不合理也不經濟;而且與京杭大運河幾乎平行的京滬鐵路,京九鐵路十分繁忙,運輸量基本飽和。
如果採取海運,雖然運量大,但是運輸距離加長,中轉環節增多,運輸費用相比於內河航運也會有所增加。所以這樣來看,如果京杭大運河可以復航,可以做到低成本大運量低汙染的運輸效果,溝通南北交通要道,是對多種運輸方式的一個極好的補充。
很多人都知道,京杭大運河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幾乎並行,但是二者之間又有著很大的不同。京杭大運河是以通航為目的,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則是以調水為主要目的,既然是調水工程,那麼就要求水流要由南方流向北方地區。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勢在必行,一方面透過梯級揚水至北段濟寧黃河點,採取自流方式到天津,沿途經過臨清、德州、滄州、天津,通地下滲漏補給沿途的超採的華北平原地下水,另一方面大運河的全程貫通,可以發展旅遊文化產業,促進兩岸的經濟發展。所以說重新開通大運河,有良好的綜合效益。